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头部反射区图解这个问题,头部经络图解大全 *** 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头部太阳穴的反射区是哪里
1、头部太阳穴的反射区在太阳穴上方半截拇指的地方。
2、太阳穴的具体部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横指,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3、实际上,单只一个穴位谈不到“反射区”。所谓身体对各部位的反射区,主要是指脏腑来说的。太阳穴不在十四经内,属经外奇穴,是治疗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的关键穴位,但它既不对应脏腑,身体也无其他部分对应它,所以是谈不到“反射区”的。
4、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 时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精神集中。一般都采坐姿。
5、坐或站好后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也可以将手掌贴在头上,以拇指指肚分别按在两边的太阳穴上,稍用力使太阳穴微感疼痛,然后,顺逆各转相同的次数。一般 *** 的次数可多可少,可以自己按照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6、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阳穴
二、脚部反射区图及图解
1.足部反射区的排序与身体的解剖位置相对应,呈现出一种精确的左右、上下、前后的顺序。
2.当双脚合并时,它们构成了内脏 *** 立体分布的缩影。
3.脚的大拇指类似于人的头部,其下方的大拇指和各个脚趾对应着头部、颈部、面部的反射区,包括大脑、丘脑、脑垂体、三叉神经以及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口腔和牙齿等。
4.脚底的上端对应着人的胸腔(包括肺和心脏),并包含了肺部、支气管、心脏、甲状腺、肩三角肌等反射区。
5.脚底的 *** 部位对应着上腹部,包含了胃、肠、胰腺、肝脏、胆囊(位于右侧)、脾脏(位于左侧)和 *** 等 *** 的反射区。
6.脚后跟的区域对应着 *** *** (女 *** 的 *** 、卵巢,男 *** 的前列腺)、 *** 、尿道和 *** (女 *** )或 *** 等反射区,其中还包括了肠、结肠、 *** 和 *** *** (男 *** 为 *** )等。
7.双脚内侧相当于脊柱的一部分,构成了脚弓的一条线,形状类似于人的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从脚趾到足跟的方向,包括了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的部分反射区。
8.脚部的两侧相当于四肢的一部分,从上到下包括了肩、肘、膝等位置,脚底内部则对应着肩、腰、肘、髋、股、膝盖等反射区。
三、脚反射区高清图解
中医学觉得,人会有四根:眼根、鼻梁骨、乳根和脚根,而脚根有其非常的必要 *** 。古代人说:“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殊不知,我们通常非常容易粗心大意了脚的维护保养。
做脚底 *** 前,需要先冼澡或用温水洗脚,随后涂一些保湿乳液做润化。热水泡脚是以便消毒;另外提升血液循环 *** ,让肌肉僵硬的肌肉缓解,防止肌肉负伤,做到更强的推拿实际效果。
1.慢。实际 *** 作时要慢,不必心浮气躁。
2.深层次。柔和地深层次到反射面区域内轻按,推拿到出现略微刺疼,才能够做到神经传导的实际效果。
3.同向。一般是以上向下,持续保持单一方位轻推;切勿来回往返促进。
说成脚底反射区,实际上含盖了从脚掌到小腿肚的地区。有一些脚底反射区是较为常见的,平常自身能够推拿这种地区,用于改进 *** 、缓解病苦。下边给大家详细介绍好多个关键的脚底反射区,及其各有的功能。
总体而言,我们的足一部分为四大脚底反射区,从上向下先后是头部脚底反射区、胸腔脚底反射区、腹部脚底反射区和骨骨盆脚底反射区。
脚底反射区从脚指头到脚根,分为四大脚底反射区。
下丘脑垂体脚底反射区(改进内分泌):坐落于拇趾正中间。它管控我们身体的内分泌。内分泌失衡的情况下,能够推拿这里来调养,甚为合理。轻轻地按向肌肉深层次,觉得一种扎针、微疼痛感时,实际效果更好是。
双眼脚底反射区(保护视力):坐落于第二趾跟第三趾的趾腹,当代人用眼过度,推拿这里有利于保护视力。推拿时要指肚轻推就可,假如双眼很疲惫,那麼就用指肚前端开发轻轻地按住、略微压力,做到 *** *** 的功效。
肺脏脚底反射区(润肺):在第二趾跟第五趾中间带条状的部位,由上向下做轻推轻按,可提升肺脏和支气管炎的健康保健。
胃里、胰腺、十二指肠脚底反射区(消腹胀):坐落于脚弓位置,用指肚缓缓的顺着脚弓从上到下轻推,能够缓解胃胀气和消化 *** 的病症。
坐落于脚底,用手指关节对这里施加推拿 *** *** ,可提升肠胃的收拢、肠 *** ,合理缓解便秘。
*** 功能、尿道管、 *** 脚底反射区(去水肿):轻按这一地区能够协助水份新陈代谢,缓解水肿,排出来内 *** 、废料。先推拿 *** 功能脚底反射区3~5次能,拉到 *** 脚底反射区的部位,随后原地不动轻按,随后渐渐地拉到脚后跟的阿基里斯腱部位。
前列腺的位置脚底反射区(调整雄 *** 荷尔蒙):小孩子成长发育、女人生孩子、荷尔蒙失调等都能够在这里推拿维护保养。
四、足底 *** 图反射区 *** 脚部 *** 手法图解
1、9鼻部反射区
取穴:双脚拇指肉球内侧延伸到拇指趾甲的根部,之一趾间关节前,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2、取穴:双脚拇指肉球内侧延伸到拇指趾甲的根部,之一趾间关节前,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3、 ***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拇指指端施力, *** 3-4次。
4、主治疾病:急慢 *** 鼻炎,鼻出血,各种鼻病(如过敏 *** 鼻炎,鼻蓄脓,鼻窦炎,鼻塞,流鼻水等)。
5、取穴:双脚拇指之一关节底部肉球全部,右半部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半部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6、 ***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之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拇趾趾端向根部 *** 3-4次。
7、主治疾病:高血压,脑中风,脑震荡,头晕,头痛,头重,失眠,脑 *** *** ,脑血栓,视觉受损。
8、取穴:双脚拇趾第二关节底部与脚趾内侧成45°,靠之一关节下方,即小脑反射区下方处,右侧反射区在右脚之上,左侧反射区在左脚上。
9、 ***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指指端施力,沿着拇趾根部,自足背至拇趾与第二趾间缝再至足底 *** 3-4次(敏感点在足背拇趾根部靠近第二趾一侧)。
10、主治疾病:颈部酸痛,颈部僵硬,扭伤,拉伤,高血压,落枕,颈部循环障碍。
五、正确的刮痧 *** 图解
正确的刮痧 *** 图解,中医养生有很多 *** ,刮痧就是其中之一。冬季气温骤降,不少人爱上了刮痧,感觉这样能让自己更暖和,手脚也不那么凉了。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正确的刮痧 *** 图解。
一、角刮法又分两种:单角刮法、双角刮法
刮痧 *** :在穴位上抹上刮痧精油,用刮痧板的一角,朝刮拭的方向倾斜45°,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刮痧 *** :在穴位上抹上刮痧精油,以刮痧板凹槽处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刮痧板向下倾斜45°,自上而下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将刮痧板的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60°,自上而下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背部、腰骶部和下肢部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将刮痧板的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的角度小于15°,自上而下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向下的按压力大,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适用于身体敏感的部位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将刮痧板的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的角度小于45°,自上而下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刮拭速度慢,按压力大,每次刮拭的长度要短,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常用于肩背部、腰骶部和下肢部。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让刮痧板与穴位区成90°角垂直,刮痧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做短距离前后或左右摩擦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以刮痧板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与皮肤的夹角小于15°,均匀、缓慢、柔和地作弧形旋转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让刮痧板角部与穴位成90°,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按压片刻后立即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适用于受力面积较小的穴位
选择坐位或俯卧位,暴露颈肩刮拭部位,用热毛巾擦拭清洁。
首先,在颈部涂抹均匀刮痧介质(刮痧油),并用刮痧板的平面在皮肤上摩擦到有热感为度,被刮痧者一定要放松。
其次,先从颈部正中刮痧开始,用水牛角的刮痧板,从颈部上的风府穴向下刮至大椎下的陶道穴;从哑门两侧的天柱向下刮至风门穴刮痧板应以45度角平面向下均匀一致,从轻手法逐渐加力到中度手法。整个刮痧过程中刮痧板都要有一种渗透到皮肤内部的力,每一条刮痧带刮拭15-30次。
最后,再从双侧的风池穴刮至肩井穴,风池穴和肩井穴采用点压、按揉法。颈部一律采用轻手法刮痧,刮15-30次。
让患者将前额面部放于床的凹孔中,俯卧于刮痧床上,保持颈部前屈而充分暴露颈肩部的皮肤,施者应坐在顾客被刮者的正前方。
从后发际正中的风府穴刮向之一胸椎处的陶道穴,然后刮两侧的天柱至风门,使用轻刮法进行,每一部位刮拭15-20次。
刮拭后发际两侧的凹处的风池穴至肩正中部的肩井穴,在两侧肩上进行刮拭,每一侧刮拭15-20次,使用轻手法,风池和肩井可用点压、按揉手法。
中医认为脊柱两侧的足太阳 *** 经上的俞穴,为内脏气血输注之处, *** 背部脏腑俞穴,对五脏六腑的精气有直接的调节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脊柱不但是人的支柱,内在的脊髓神经还是 *** 大脑与四肢末端及内脏联系的桥梁, *** 各个部位的神经支配几乎都是从脊柱两侧分布出来的。
根据神经分布和经络腧穴的特点,通过出痧的形式,达到疏通经络、驱邪散热、提高 *** 抵抗力的功能。不仅可以祛风泄热,还可以起到调理全身整体功能的作用。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刮 *** 经:先刮外 *** 经,后刮内 *** 经。(内 *** 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 *** 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每条刮拭部位都不要可以追求出痧,以所刮拭部位汗毛孔张开为宜。在背部的刮痧过程中,由于背部是 *** 比较大的反射区,所以在刮痧过的局部会出现痧斑黑紫的现象,这可能就是对应的脏腑功能、经络出现了问题。
刮痧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活血化瘀等各种功效,但是因为刮痧的不同部位,针对不同的部位刮痧的要求技巧也是不相同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了刮痧时只刮后背,长时间如此会造 *** 体的阴阳失衡,所以在补阳的同时还要刮拭胸腹部以补阴。
*** 刮痧的 *** 作顺序先刮任脉(即中间),一直刮到胸骨的最下端,用单脚刮法;再避开 *** 分别横向刮拭左右两侧。
对 *** 刮痧时刮板与体表的接触角度要小,受力就相对越小角度以45°为宜,力度要轻。患者仰卧位,施痧者位于患者左右侧开始施痧。
(1)施痧者涂抹少许介质于患者胸骨柄体表处,右手握住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任脉循行部位的胸骨柄体表,刮至膻中穴时,可稍微多刮几下,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到上皖穴止,局部痧出为度。
(2)用刮板角轻轻点揉天突穴(点揉天突穴时用力要轻揉,此处深部为气管所在,用力过重会引起呛咳甚至造成窒息)。
(3)以患者胸骨柄为 *** ,施痧者用刮板分别向左右两侧沿肋骨横向刮拭,刮痧时整个刮痧板要紧贴肋骨,角度要小,经过 *** 时(哺乳期妇女不宜进行治疗)要绕过,至局部皮肤微红即可。
注意: *** 刮痧时刮板与体表接触角度不宜过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对越重。 *** 为心、肺之所在,用力过重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和损害,对于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在 *** 刮痧的时候,不仅可以改善女人的 *** 增生、 *** 血液循环 *** 等状况,而且对于心肺肝胆脾胃这几个脏器的治疗、保健预防等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中间竖着刮拭以外, *** 肋骨区域要横向刮拭( *** 是肋骨所在的地方,一般刮痧都是从上往下刮的,在 *** 只有中间是从上往下刮,其他地方都是横着刮,尽管经脉是竖着的,但我们不能竖着刮,竖着刮的话,那刮过一根一根的肋骨不就像搓衣板一样吗?对瘦的人来讲就太难受了,所以 *** 由肋骨的地方都要横着刮。
如果人比较瘦,刮拭时力度要轻,如果刮的力度过大、刮的时间很长,容易造成骨膜的损伤。
横刮时,要横着大面积的刮拭。刮板是有一定宽度的,它每次接触皮肤的区域就是刮板的宽度,千万不要拿角部,沿肋骨沟去刮易造成肋骨的损伤。
肋骨的区域刮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局部刮痧刮到毛孔微微张开就可以了,若刮的过度,就会造成骨膜的损伤。
持板的正确 *** :用手握住刮痧板,将刮痧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痧板的两侧,刮痧时用手掌心部位施加向下的按压力。
将刮痧板的1/2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向刮拭方向倾斜30~60度(45度最为常用)均匀地向同一方向刮拭。适用于躯干、四肢、头部的平坦部位。
2、角刮法(单角刮法、双角刮法)
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部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用于肩贞穴、膻中穴、风池等穴位。
双角刮法:以刮痧板凹槽部位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向下倾斜45度自上而下刮拭。常用于脊椎部位。
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适用于人中、膝眼等穴。
将五指和手掌弯曲成弧状进行拍打。拍打法仅限于肘窝和膝窝。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头部反射区图解和头部经络图解大全 *** 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