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石泉县天气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安康天气预报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石泉县自然条件
石泉县的自然条件独具特色,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县境南北两侧分别依附于秦岭和巴山,汉水,作为长江更大的支流,自西向东穿行全境,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北部的秦岭山势峻峭,山高坡陡,海拔高度多在400至1400米之间,峡谷呈"V"型和"U"型,坡度通常在30°至50°之间,更高峰云雾山高达2008.9米。而南部的巴山山势较为平缓,多呈 *** 状山脊,主要为发育于第三纪断陷基础上的串珠式河谷小盆地,俗称“坝子”,更低点石泉嘴海拔仅为332.8米,南北之间相对落差达到1676.1米。
气候方面,石泉县位于北 *** 带边缘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热量充足,但同时也面临着频繁的灾害 *** 天气。春季升温快,气候变化大,常有寒潮、霜冻、大风和浮尘天气。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 *** *** 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雨量稀少,易出现干旱。春季,随着暖气团增强,气温逐渐上升,但晚春多阴雨。夏季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集中,有时会出现局部洪涝和伏旱。秋季则冷暖气团交替,阴雨连绵,低温时常伴随。年均气温14.6°C,年均降水量88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8小时,无霜期长达240天。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西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地形轮廓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千米,耕地约2万公顷。辖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总人口18.2万,县城人口5万。规划面积15平方千米。因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颇具“清泉石上流”之韵。特产有香菇、 *** 等。阳安铁路、西万公路与汉白公路在县城交会,汉江水运贯通。名胜有千佛洞石窟、回龙寺造像等。
二、石泉县的地理环境
石泉属于 *** 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季雨量少,气候较温和,夏季气温较高,秋季湿润多雨。主要气象资料为:年平均气温14.5℃,年极端更高气温41.4℃,年极端更低气温-10.8℃,年平均气温14.6℃,气温年较差25℃,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降水量873.9mm,更大冻土深度8c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自然条件具有南北过渡色彩,而以南方特色为主,又兼有垂直差异明显的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灾害 *** 天气频繁。在时间分配上,季节差异大,配比不协调。春季升温快,不稳定,冷暖变化大,常有寒潮、霜冻、大风和浮尘天气。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 *** *** 气团影响,天气较冷,降雨量少,多干旱;春季暖气团逐渐增强,气温渐高,晚春多阴雨;夏季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集中,局部洪涝,常有伏旱和夏旱发生;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发生,阴雨连绵,常伴随低温,10月份后,气温迅速降低,降水量减少。
三、石泉自然条件
石泉县的自然条件独具特色,其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县境南北两侧高山峻岭,北倚秦岭,南接巴山,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地貌格局。秦岭山脉挺拔险峻,山高坡陡,海拔高度多在400至1400米之间,平均坡度30°至50°,更高峰为云雾山,高达2008.9米;而南部的巴山山脉则较为平缓,呈 *** 状山脊,以池河下游及汉江两岸的串珠式河谷小盆地为主,这些地方通常被称为“坝子”,海拔较低,如石泉嘴,更低处海拔仅332.8米,南北之间的相对落差达到1676.1米。
气候上,石泉县位于北 *** 带边缘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高达888毫米,表明这里全年湿润。气温方面,年均气温14.6°C,表现出温和湿润的特征。然而,气候条件并非恒定,季节差异大,降雨和热量的分配不协调。春季气温快速上升,但不稳定,易出现寒潮、霜冻、大风和浮尘天气;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 *** *** 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则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控制,降雨集中,有伏旱和夏旱的可能;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多阴雨,气温下降迅速,10月后降水量逐渐减少。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西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地形轮廓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千米,耕地约2万公顷。辖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总人口18.2万,县城人口5万。规划面积15平方千米。因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颇具“清泉石上流”之韵。特产有香菇、 *** 等。阳安铁路、西万公路与汉白公路在县城交会,汉江水运贯通。名胜有千佛洞石窟、回龙寺造像等。
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属于哪个市
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地形轮廓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总人口18.2万,县城人口5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因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颇具“清泉石上流”之韵。
石泉资源富饶,其中生物、水力、矿产三大资源最为丰富,是陕西省蚕桑基地县。石泉县自然人文景观集南北风光之奇秀,汇秦楚文化之精粹,北有“小终南山”之称的云雾山,尚存有 *** 原始森林,因其主峰天台山曾为“ *** 谷子”隐居地,天台观遗迹已被省 *** 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雾山 *** 谷岭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南有西北更大的喀斯特溶洞--燕子洞,以及正在加快建设的喜河水电站,建成后形成14平方公里的湖面,与现已建成的石泉水电站将在县境内形成“一江两湖”的独特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石泉交通便利,阳安铁路横贯东西,210、316国道交汇于县城,安石二级公路全线通车连接西汉高速公路的石两二级公路已经竣工。宽带 *** 、移动 *** 、图文传真、 *** 寻呼、特快专递等邮政通信业务覆盖全境。
县城南濒汉江,北 *** 辰森林公园,四周佳山如翠屏环抱,古城建筑风貌完整,老街古朴宁静,新城繁华亮丽,县城日供水能力6000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02年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目前,石泉县已被安康市委、市 *** 列为全市首个撤县建市的县。
石泉,这一方宝土,是客商投资的理想场所。2010年,石泉县城将进一步东进西扩,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规模面积将达1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8万人。至2005年西汉高速公路建成后,该县将形成石泉至西安、石泉至汉中的“半日经济圈”。届时石泉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倾力实施“两区两带”战略,石泉将建古成陕南经济强县,成为西安的“后花园”。
石泉县地处陕南中部(东经10°80′18″~108°28′42″、北纬32°45′57″~33°19′56″之间),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更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县境内全长58.5公里,流域面积1051.8平方公里,地形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东西直距42.75公里,南北直距63.05公里。
地形地貌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悬殊大。更高海拔北部的云雾山2008.9米,更低海拔南部的石泉咀332.8米。
气候特征气候为北 *** 带边缘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灾害 *** 天气频繁。在时间分配上,季节差异大,配比不协调。春季升温快,不稳定,冷暖变化大,常有寒潮、霜冻、大风和浮尘天气。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 *** *** 气团影响,天气较冷,降雨量少,多干旱;春季暖气团逐渐增强,气温渐高,晚春多阴雨;夏季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集中,局部洪涝,常有伏旱和夏旱发生;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发生,阴雨连绵,常伴随低温,10月份后,气温迅速降低,降水量减少。年均气温14.6 C,年均降水量88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8小时,无霜期240天。
石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 *** ,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夏属梁州,商周属庸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巴国和秦国,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晋代后,几度易名为长乐县、永乐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县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1958年,石泉、汉阴、宁陕三县和并为石泉县,1962年三县分设至今。
全县辖城关镇、池河镇、迎丰镇、两河镇、饶峰镇、后柳镇、喜河镇、熨斗镇、中池乡、银龙乡、银桥乡、红卫乡、中坝乡、长阳乡、曾溪乡8镇7乡,202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6个街道居委会。
在第二次国内 *** 战争时期,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陕南人民 *** 之一军、红四方面军、红军巴山游击队,从1933年春到1937年春,在石泉坚持了长达四年的游击战争,创建了鄂豫陕、川陕 *** 根据地石泉苏区,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成为鄂豫陕、川陕 *** 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10月, *** 红军从江西 *** 根据地出发长征。11月,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12月8日,红二十五军胜利到达陕西商洛地区,开辟了鄂豫陕 *** 根据地。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石泉的迎丰、云川、银桥,搞宣传、惩土豪,打民团,济 *** ,创建了石泉北部地区 *** 根据地。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撤离陕南,西征北上。10月,与 *** 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
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后, *** 鄂豫陕特委(又称 *** 陕南特委)将留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战斗的红军和多路游击武装组建为红七十四师,继续坚持在旬阳、宁陕、石泉、佛坪、镇安、柞水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了以宁陕四亩地、东江口、旬阳坝为中心的根据地,成立了 *** 宁佛工委和宁陕县土地 *** 会。1935年12月至1937年春,红七十四师在石泉的兴坪、两河、饶峰、菩窑、银桥、云川、迎丰等北部地区开展活动,动员群众参加红军,打击土豪劣绅,消灭 *** 民团武装,没收地主土地、财物,分给穷苦百姓,使新建立的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1937年8月,红七十四师撤离陕南,编入 *** 军一一五师,参加 *** 战争。
陕南人民 *** 之一军,是第二次国内 *** 战争后期,由 *** 西北特支领导的一支人民 *** 。红军战士中大部分是汉阴人和石泉人。从1935年12月至1937年2月,陕南人民 *** 之一军在石泉境内的南北山区、汉江两岸、纵横驰骋, *** 四方,同敌人浴血奋战,先后发动了池河镇、太平寨、毛坝场等战斗,有力地打击了 *** *** *** ,巩固和发展了石泉 *** 根据地,为石泉人民的翻身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川陕 *** 根据地是红四方面军建立的。石泉南部地区的后柳、中坝、喜河、长阳、熨斗、是川陕 *** 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某部侦察连120余人,从西乡进入石泉熨斗,消灭了镇保安队,占领了熨斗镇,将没收的土豪劣绅的财物,分给了穷苦百姓。红军侦察连在汉阴渭溪完成侦察任务后,进入石泉的凤阳开展活动,在奎星村同凤阳保安队交战,歼敌50余名,缴获 *** 30余支。之后,红军侦察连渡过汉江,从熨斗返回西乡苏区。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陕南,离开川陕 *** 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四方面军撤离前,将留下的部分红军及地方游击武装,组建为红军巴山游击队,继续在川陕交界地区开展武装斗争。1935年5月,红军巴山游击队派胡南云、孟么由带领游击队到石泉的喜河、藕阳、熨斗等地活动,打击土豪劣绅及地方 *** 势力,赢得了广大贫苦百姓的信任和拥戴,许多青年报名参加了红军游击队。1936年春,红军游击队在熨斗的大王山、喜河的樟树河一带,组织发动农民开展抗税、抗捐、抗粮、抗丁、抗夫斗争。在轰轰烈烈的“五抗”斗争中, *** 地方 *** 收不到税,征不到粮,抓不到丁,拉不到夫。1936年7月,红军巴山游击队加入陕南人民 *** 之一军。从1933年春到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及其游击队,在石泉南部地区共歼灭民团、保安队3个,歼敌200余人,惩处土豪劣绅及 *** 基层 *** 中的 *** 分子15名,捣毁乡、镇公所2处,没收20余户地主财物,分给近千户农民。红军在这块土地上播下的 *** *** ,为1945年凤凰山地区农民 *** 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次国内 *** 战争时期,石泉苏区人民与红军风雨同舟,甘苦与共,鼎立支援红军,为 *** 作出了巨大贡献。一、积极参加红军。根据地人民把参加红军当作无尚光荣的任务。据不完全统计,石泉有200余人参加红军。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他们无私无畏,英勇战斗,为穷苦百姓的翻身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之中,有的牺牲在沙场,有的被敌人杀害,有的掉队失踪,有的至今下落不明,成为默默无闻的 *** 英烈。二,主动配合参战。苏区人 *** 动为红军提供社情、敌情、热情带路、送信、当响导,掩护救治红军伤病员;配合红军打土豪,征腐恶;在战斗中为红军烧水、送饭,从火线上抢救伤员。三,从物质上全力支持红军。石泉苏区人民把红军当作自己的队伍,宁愿自己忍饥受冻,也要为红军腾住房,送粮食,献食品,保证红军在根据地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时任红四方面军总 *** 部副主任、 *** 顾问 *** 会 *** 傅钟说:“巴山人民养活了我们,不怕苦、不怕牺牲,从各方面支援红军,对 *** 贡献很大。”时任陕南人民 *** 之一军军长、中国人民 *** 空军副参谋长何振亚说:“我们在陕南的活动,主要以镇安、柞水、宁陕、石泉、安康、汉阴等县交界处的秦岭山区为根据地,也到佛坪、洋县的华阳、黄金峡、安康、旬阳、汉阴的南山, *** 的部分地区活动。广大劳苦人民受红军的影响很深,觉悟程度很高, *** 意志很坚决,所以我们每到一处,就有很多农民要求参加,有的不惜身家 *** 命,为我们跑路送信,对我们支援很大。”
由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鄂豫陕、川陕 *** 根据地石泉苏区,在 *** *** 文献里有明确记载。1937年1月22日, *** 、 *** 在一封交涉红军驻地事项的电报中指出:“柞水、镇安、旬阳、安康、汉阴、 *** 、石泉、镇巴等八县,上述各县本来大部是苏区。”根据 *** 的历史文献记载和现以公开出版的鄂豫陕、川陕 *** 根据地史料,及该县征集到的 *** 史资料,石泉汉江以北地区属鄂豫陕 *** 根据地,石泉汉江以南地区属川陕 *** 根据地。石泉苏区总面积为1295平方公里。2001年12月30日,经陕西省人民 *** 批准,迎丰镇、中池乡、池河镇、银龙乡、银桥乡、饶峰镇、两河镇、喜河镇、后柳镇、中坝乡、长阳乡、熨斗镇,共计12个乡镇177个村为 *** 老区。
2021年2月18日,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石泉县上榜。
2020年1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石泉县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4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石泉县为首批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8月18日,石泉县入列为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 *** 会重新确认石泉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11月1日,石泉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6年1月15日,住房和城乡 *** 命名石泉县为2015年国家园林县城。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