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镈的意思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镈的意思的知识,包括镈仪是什么意思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镈怎么读什么意思
镈读音为bó。意思是古代的一种大钟或响铃,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
关于镈的起源,历史记载不详。据《说文解字》记载,镈为古代击打乐器,口向上,执柄而敲击之,故名。也有依据其器物铭文,认为镈是钟的一种。
镈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乐器,常用于宫廷音乐、祭祀等场合。在演奏时,将镈挂于架上,用木锤敲击,发出悠扬的声音。镈的音质和音色与编钟相似,但因为单口向上,所以共鸣效果更加优秀。
除了作为乐器外,镈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古代,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和使用。同时,镈也常被用于祭祀等场合,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
在现代汉语中,镈字的使用频率不高,但仍然有一些词语和成语中会使用到这个字,比如鼖鼓、应鼓等。这些词语中的鼓字指的就是镈。
1、鎛钟(bózhōng):指古代一种用铜做的镈钟。
造句:鎛钟在古代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声音深沉而悠扬,为整个演奏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2、鎛磬(bóqìng):指古代一种用铜做的磬。
造句:每当祭祀仪式开始时,人们会用鎛磬演奏出一首庄重的乐曲,让整个场面显得肃穆而庄重。
3、鎛錍(bópí):指古代一种用铜做的器具,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
造句:鎛錍是一种特别的乐器,它的形状像钟但比钟狭长,需要用长柄敲击,每当它被演奏时,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
4、鎛皷(bójù):指古代一种用铜做的战鼓。
造句:古代战争中,鎛皷的声音鼓舞着士气,让士兵们勇往直前,奋勇杀敌。
5、鎛镛(bóyōng):指古代一种用铜做的乐器,声音宏亮而悠扬。
造句:在古代宫廷中,鎛镛是更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它的声音宏亮而悠扬,为宫廷音乐增添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二、璆的读音和意思
璆的读音:qiú,意思是:同“球”。美玉。
出处:清,龚自珍《桐君仙人招隐歌》:“春人昼梦梅花眠,醒闻杂佩声璆然。”
出处:《汉书·礼乐志》:“璆磬金鼓,灵其有喜。”
出处: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班行再肃穆,璜佩鸣琅璆。”
出处:语本《国语·晋语四》:“官师之所材也,戚施直鎛,蘧蒢蒙璆,侏儒扶卢,蒙瞍修声,聋聩司火。”韦昭注:“直,主击鎛。鎛,钟也。蒙,戴也。璆,玉磬。不能俯,故使戴磬。”适当安排 *** 工作。
1、须臾,就看到百 *** 之外,一团巨大云光而来,祥云万朵,霞光万道,龙跃凤鸣,璆然的环佩之音袅袅而来。
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 *** 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璆然的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一阵叮当璆然的环佩之声伴着一双木屐有节奏的踢沓声由远而近,缓缓传来,使我有了不详的预感。
4、风过处,紫藤葱茏轻响,璆然的环佩丁当作响,日月便丰姿绰约起来。一挂一挂,不牵绊纠结,不怨愤离愁,相反,袅娜情重,恩侍盟言,不生倦态,不顾薄幸,真的是隐僻深幽里的独自热闹。
5、镜前款款摆弄,只见白色长裙,随便披在肩头,也有冰灵雪韵,像极了灯岛临别时的一片落雪,而我,风髻雾鬓,然的环佩铃铃作响,舞袖待起,轻挥刺青,翩若惊鸿。
三、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意义是什么
1、中国历史上已成功解决了一钟双音在物理学、音乐学、铸造学上的一系列难题。它 *** 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更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曾侯乙编钟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有关部门曾对曾侯乙墓出土的成套编钟进行调音,结果表明战国时代已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来的说法。
3、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 *** 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巅峰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4、在曾侯乙编钟的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共有3700多字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标注了各钟的发音律调阶名,还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阶名与楚、周、齐、申等各国律调的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曾侯乙编钟高273厘米、宽335厘米,架长748厘米,更大者通高153.4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者通高20.4厘米,重2.4千克。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千克。
曾侯乙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246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侯乙编钟
四、镈用名字的寓意
1、镈字在名字里的含义:古代除草的一种短柄锄。镈也是一种古代乐器。
2、镈景读音为:(bójǐng)指景星庆云、良辰美景、顺利。用作人名意指如意吉祥、推崇备至、前程似锦之义。
3、镈语读音为:(bóyǔ、yù)意指伶牙俐齿、思如涌泉、能言善辩。用作人名意指活泼开朗、能言善辩、富有文采之义。
4、泽镈读音为:(zébó)指润泽万物、深仁厚泽、恩情厚重。用作人名意指祥瑞、善良之义。
5、柯镈读音为:(kēbó)意指学识渊博、钟灵毓秀、满腹经纶。用作人名意指人品风格高尚、做事遵循一定的原则之义。
6、华镈读音为:(huá、huà、huabó)寓指欣欣向荣、朱门绣户、青年才俊。用作人名意指辉煌、俊秀、年轻有为。
7、镈霖读音为:(bólín)意指温润如玉、福满乾坤、恩泽万世。用作人名意指温润、恩泽、福气之义。
五、这些字[霏霏鵾鸷罴镈蘴藾]是什么意思
霏霏:一般来说是指雨雪丰茂的样子;纷乱的样子;浓密的样子;飘洒飞扬的样子。我配一句我们高中的《岳阳楼》里的一句辅助理解:若夫 *** 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逐浪排空。后面的连月不开,和阴风怒号,逐浪排空,是已经有的。去掉有的,加 *** 的想象力,去思考,应该能得出这词的真意。
鵾:其实这是古字,现在也作鹍,组词鹍鸡,古代一种像鹤的鸟,但其实鹍和鲲鹏的鲲是一个字,就是鲲,大鱼,古代很多字都是混用的。因为古代的字,很多都是混淆的,混用很正常。
鸷:这个就很常见了吧,平常就指鹰,雕,鹫,枭。也表示凶猛的意思。看字就知道了吧。
罴:这个高中就学了,就是棕熊,但古代来说,代指熊。
镈:这个确实少说少用,就是古代一种类似钟的乐器,但还有一说是农具。乐器我看的多。农具我就见过2.3本书说过。
蘴藾:曹 *** 的《观沧海》的后面有《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课本入了头尾,因为写得气势才华。中二首比头尾不足,但仍为好诗,但河朔寒就写”苦“去了,才华少了很多。
《河朔寒》先也有说《土不同》有:锥不入地,蘴藾深奥。这你不用找,没人翻译。都是文学 *** 。是指这边土地冻的很硬,锥子都刺不进土,满地蘴藾,深幽茂繁。
蘴藾分开解释蘴:通葑,古汉字,也是古音字,是芜菁,蔓菁,和后来外国传进来的不一样。藾:藾,不用解释了吧。看字就知道,蒿,藾茅蒿草。
此为乱解,非要连起来解释,就是数量或鸟毛繁多的凶狠大鸟野兽如农具一样犁靶杂乱无章的大地。这是 *** 或反对派要 *** 的暗号?汗,这确实是我乱解释乱想的了。这解释就是套用皇帝靶和尚的典故了=。=
这很难吗?这么多人没上过高中?
六、镈是什么意思
1、镈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汉族乐器。盛行于东周时代。不像钟口呈弧状,为平口。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现在发现的镈有三件铭文上自名镈,即素命镈(春秋中期,齐国),叔夷镈(春秋晚期,齐国),邾公孙班镈(春秋晚期)。其他的镈形制像镈而铭文中称为钟。
2、繁体字: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造字法:形声
3、部首:钅部首笔画:5部外笔画:10总笔画:15
4、五笔86:QGEF五笔98:QSFY仓颉:OPIBI
5、笔顺:撇横横横折横竖折横横竖捺横竖捺。
6、◎也指古代除草的一种短柄锄,一说为阔口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