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闻所未闻的所的意思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千里迢迢的迢意思是什么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闻所未闻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从前没有听说过,闻所未闻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造句:我们正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发展生产。
意思是指所见所闻都有变化,令人感到新鲜。
造句:荒废已久的儿童乐园经过整修后,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意思是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多用来形容发展、进步很快。
造句: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造句:显然那些地狼蛛也都没料到,那石壁后面会另有洞天,都惊愣在当场。
造句:这次去北京,那里的一切让我大开眼界。
意思是指将古代的办法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作为今天的 *** 。
造句:施坦威不仅尊重历史与传统,还在不断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意思是指 *** 呼吸,吐出碳酸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造句:要保持队伍的纯洁,就必须不断地吐故纳新,清除 *** 分子,吸收先进分子。
意思是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这个成语也可以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造句:标新立异的目标无非是为了开拓。
意思是说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来已经褪色了,只是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
造句:在汇佳小学部大厅里我们为他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欢迎仪式。
意思是指不断更新,变化。形容做某种事的方式、手法非常多,形形 *** 眼花缭乱。也指某个行业或某种现象所展现出来的种类繁多。多用于创意、思想方面。
造句:这件作品独具匠心,构思新颖,堪称杰作。
例句: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忽闪忽闪,仿佛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似的。
例句:这作业本的封面设计得很新颖。
感到很奇怪;惊异:惊讶的目光。
例句:孩子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例句:那一排排威武雄壮的兵马俑,令中外游客惊叹不已。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例句:直到被 *** ,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跟着犯了法
二、闻所未闻的意思解释
闻所未闻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表示对某件事情完全不了解或者是没有听说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表示我们对某些事情的陌生和无知。
1、闻所未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三十四·项羽本纪》中,原文是「闻渊独善其身,莫能与之争长短者,此乃闻所未闻之士也」。
2、意思是「听说渊独善其身,没有人能和他竞争,这是一个闻所未闻的人物」,引申为某些事情、人物等所罕闻。
1、闻所未闻这个成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我们完全不了解的问题或任务,此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陌生和无知。
2、在社交交流中,如果朋友们谈论到自己不知道的话题,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示自己的无知和聆听他人的态度。
3、还有一些场景,比如旅游、学习等领域,当我们遇到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文化时,也可以使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惊讶和未知感。
1、在理解了某一事物后,也可以运用这个成语进行反驳。例如:“你觉得他太菜了,但你没见过他比赛的样子,你怎么能随便评价呢?”
2、使用这个成语时,注意语气和情境的搭配,以表现出适当的谦虚和礼貌。不能仅凭借这个成语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
3、闻所未闻这个成语和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和这个成语相关的诗句,如杜甫的《梦李白·其二》:“闻所未闻及观所未见”,表达了他对理解未知世界的向往。
4、在古代的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强调学问和知识的重要 *** ,认为无知是一种耻辱。因此,这个成语也表达了中华文化中对知识和学问的崇高评价。
三、闻所未闻的意思
闻所未闻的意思是闻: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 *** 闻所未闻。”
反义: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足为奇、耳熟能详。
2、这些人都给了我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
3、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看到了几乎闻所未闻的东西:伪造指纹。
4、算术、天文和几何本来就是中世纪学校的部分标准课程,这些课程引起了教皇尔贝特的热情本身就是非同一般的,但也不是闻所未闻。
5、它的另一个创新之举是在当时还闻所未闻的中国建立了一系列加盟店。
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什么意思
1、意思是: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见到了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事。
2、[成语解释]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3、[典故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 *** 闻所未闻。”
4、译文:南越人当中没有一个和我谈得来,等到你来到这里之后,才使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所未曾听到的事情。
5、[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道理、内容等
6、[成语解释]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7、[典故出处]近现代·郭沫若《 *** 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 ”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司空见惯了。
8、[反义词]绝无仅有、盖世无双、少见多怪
9、[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
五、文言文词〝所〞的意思
1、文言文词〝所〞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意思不一样:
2、(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 hǔ)本义:伐木声)
3、有截其所。——《诗·商颂·殷武》
4、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荀子·王霸》
5、必于无人之所。——《吕氏春秋·达郁》
6、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
7、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8、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9、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10、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袁枚《祭妹文》
11、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所诠( *** 语。所解的义理)
12、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13、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
14、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5、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 *** ,固其所也。——清·黄宗羲《原君》
16、表示结构,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 *** 结构
1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18、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9、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20、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21、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史记》
22、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23、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24、其后楚目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5、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宋·苏洵《六国论》
27、又如:为好奇心所驱使;为实践所证明
28、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29、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30、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遗所由使也。——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31、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32、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3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用什么 *** )——《墨子·公输》
34、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 。——《吕氏春秋·察今》
3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3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37、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括地志》
38、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39、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乐府诗集》
40、大约。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41、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42、从 *** 女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
43、从 *** 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44、如:所事(此事);所以然(指“那个东西”。因不便明言,用“所以然”隐语代指)
45、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46、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汉书》
47、如:所事(亦作“所是”。凡事,事事);所有品(所占有的东西);所是(所有)
48、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
49、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南吕·一枝花》
50、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