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部队258是什么意思,以及258的意思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二五八团什么意思
1、二五八团”其实并非一个团的番号,它只是当时残酷战争环境下的一个特殊产物——娶 *** 的标准。这条标准就是:年龄在25周岁以上, *** 龄(或军龄)在8年以上,职务是团职以上,简称“二五八团”。按照我军当时的规定,军官干部只要符合“二五八团”条件的,就可以打报告申请结婚娶 *** 。
2、考虑到当时战斗不断,部队面对的伤亡很大,起表率作用的营连级干部往往都是在战斗的最前沿,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部队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遂制定了军官结婚必须符合“二五八团”标准这一明文规定。
3、在此规定下,当时部队的医院、学校里一旦有了合适的女 *** 候选人,“二五八团”们便一次次地被拉去相亲。当然,这类相亲也是讲究策略的。为照顾这些“二五八团” *** 们的情绪,他们的相亲是间接隐晦的。
4、参考资料来源:安徽日报——鲜为人知的“二五八团”
二、退二线是什么意思
1、就是从领导岗位(一线)退到非领导岗位(二线)不在担任领导职务。
2、二线年龄一般为258,即科级52,处级55,厅级58,达到这个年龄一般退二线。
3、让出领导岗位,调动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 ***
4、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有领导职数的管控,换言之就是一个单位可以配置多少位各层级的领导。比如,一个100人的厅级单位,可以配备厅局级领导5人,处级领导20人。这个领导职数的管理,各地都有专门的组织编制部门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各个单位进行审批。各单位只能在批准的职数内提拔干部,不允许多提拔的。在这种情况下,老的领导不退休或调出,就没有岗位提拔年轻的 *** 。而让出一个岗位,按照多米诺骨牌效应,将推动一批干部的成长。
5、为加快干部年轻化进程,不少地方 *** 政策,对领导干部的更高任职年龄进行 *** ,到了更高任职年龄后必须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转为非领导职务(俗称"退二线")。这一规定的实施在一定时间内对实现机关干部年轻化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繁重、公共行政资源和公共财政资源较为紧缺的形势下,这一规定带来的负面作用逐步显现,各部门要求增加人员编制的申请逐年增多,不少部门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6、退二线造成大量"在编不在岗"的人员,相当一部分就是"退二线"吃空饷的人。"退二线"如此盛行,自有其道理。在现实中,财政编制应该算是铁饭碗,一旦捧上,只要不犯法、不犯大错,编制就可以跟着人走,很难被端掉。而工作时间一长,缺乏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的问题往往日益突出。人情世故和现行 *** 的 *** 交织作用在一起,对这种现象几乎很难进行大刀阔斧 *** 。于是,出于短期的考虑,为了腾出工作岗位,为了照顾那些工作年限较长的人,各地就想出变通的办法,,把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提前,让一部分先退下来,由其他的人来顶替他们的工作。为了不引起上级单位、相关部门的追究,就称之为"改非""退二线""内退",其实就是退休不做事,照拿工资,是一种事实上的退休。
7、在局外人看来,这样做的确不公,不做事却享受工资照发的待遇;在局内人看来,这就是编制带来的更大好处,虽然一些地方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并不高,能享受到提前退休,退休金有保障的待遇,这是编制更大的"隐 *** 利"。这也解释了许多人宁可暂时没有编制也要排队等候的原因。
三、部队中的258是什么意思
1、258是部队中的一种代号,用于指代某种物品、设备或者人员。对于任何军人来说,掌握这些代号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部队中涉及众多机密信息需要保密,这些代号既是简化信息的方式,也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手段。在实际训练和作战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代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更好地完成各种任务。
2、不同的部队、单位和职责范围,对于部队中的258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有些部队可能称之为特定的 *** 、设备或装备,而有些部队也可能用来对指挥员或士兵进行身份确认。当然,对于不同级别的军官来说,对于这些代号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是谁,掌握这些代号都是部队日常工作中的基础之一。
3、作为部队文化的一部分,258也象征着军人的团结和互助精神。部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代号,但在面对任务和困难时,所有代号都可以变成数字258, *** 着全体军人的一种信念和决心。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258不只是一种数字代号,更是军人间合作和默契的象征,体现着 *** 高度的集体主义意识。
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什么意思
1、【意思】: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 *** ,怕是贻误战机)。还有一层意思是,将士在外随机应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遵守君王的命令。
2、【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九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3、司马光·宋·《资治通鉴》:“五十七年(癸卯,前258)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4、亮曰:“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5、春秋时吴王与孙武[2]的孙子十三篇的使用有点怀疑,孙武用宫女练兵,三令五申后以吴王两个爱妃为首的300宫女仍然嬉闹不听将令,孙武要斩杀领队的吴王两个爱妃,吴王派人持节杖要求赦免。孙武说军中无戏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仍斩杀二爱妃,又挑选二名队长继续 *** 练,把300宫女训练像正规部队一样。
6、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年逾七十,仍督兵西陲,领骑兵不满万人,迅速出师,巧渡黄河,立稳阵脚,作好平定羌乱的战斗准备。到达湟水岸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联合的计划。这时宣帝已调发六万人准备大战。酒泉太守辛武贤上奏,提出建议:羌人以畜产为生命,现在都已离散,汉军分兵出击,虽不能全诛灭之,只要夺了他们的畜产,掠了他们的妻子,然后退兵,冬天再次出击,大军频繁打击,羌人必定丧胆。
7、宣帝把辛武贤的奏书交给赵充国,命他与校尉以下知羌事者博议。赵充国以为辛武贤之策不妥,他与长史董通年上书权衡利弊后,慎重建议:欲捐、开暗昧之过,隐而勿章,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动之,宜悔过反善,因赦其罪,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拊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策。意思是,对羌族各部,应当根据主谋与胁从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严惩主谋者,宽恕胁从者,选择了解羌俗的良吏抚慰羌民,这才是万全之策。宣帝将其上书发给群臣议论。公卿议论者都以为先零部落兵 *** 盛,而且倚仗开部落的协助,难以对付,不先破、开等部落,就无法打击先零。这种意见完全与赵充国之策相反。
8、宣帝于是任侍中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任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发下玺书嘉纳其策。同时发书给赵充国,指责他迟迟不肯用兵,不顾士兵艰苦,不计国家开支;告诉他朝廷已按辛武贤之策行动;命令他“引兵便道西并进,虽不相及,使虏闻东方北方兵并来,分散其心意,离其 *** 与,虽不能殄灭,当有瓦解者”。并说天道顺当,出兵必胜(由此可见 *** 家在军事上不一定是行家,中兴英主汉宣帝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可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极端重要 *** )。
9、赵充国受到皇帝指责,并不放弃己见,他以为将军带兵在外,虽受诏命,只要能安国家,就应按便宜行事。于是上书表面上承认过错,实际上进一步陈述用兵利害,说:侵扰者乃先零羌,而不是羌。“今置先零,先击,释有罪,诛无辜,起一难,就两害,诚非陛下本计也。”先零羌为主谋,深恐汉军到来而羌、开羌背约,如果汉军“先击羌,先零必助之”,以“坚其约,合其 *** ”,这样,必然耗费巨大,旷日持久。最后说:“于臣之计,先诛先零已,则开之属不烦兵而服矣”,如果马上进兵,“诚不见其利”。宣帝从谏如流,很快地采纳了赵充国之策。
10、赵充国领兵到了先零羌所在地。先零羌因长久驻于一地,思想上松懈,突然看见汉军大部队到来,抛弃车辆辎重,打算渡过湟水,道路险隘,赵充国缓慢地驱逐之。有人说逐利宜速不宜迟,赵充国说:“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果然,羌人赴水溺死者数百人,投降及 *** 五百多人,获得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多辆。汉军到了羌地区,命令不得烧毁住所损害农牧。羌知道这个消息,高兴地说:“汉果不击我矣。”他们的头领靡忘派人来说:“愿得还复故地。”赵充国报告这个情况,还未得到答复。靡忘亲自前来,赵充国招待饮食,让他回去告谕众。护军以下的军官对这件事都有争议,有说对于这种反虏,不可放他回去。赵充国说:“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意思是,你们都是从自己方便考虑,而不是忠于国家的打算。他的话还未说完,答复的玺书已到,命对靡忘以将功赎罪论。后来羌竟不烦兵而平定。
五、解放战争时候"268团"的规定,是什么意思
1、解放战争时候"258团"的规定,指的是25岁以上、军龄8年以上、至少团级以上才可以结婚。
2、1946年6月,四平保卫战失利后,东北局和东北 *** 联军撤退到北满,部队损失严重,干部中一部分人思想混乱,形势危急。 *** *** 作出重大决策,改组了东北局。
3、1946年7月,新组建的东北局领导集体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 *** 、 *** 、 *** 、 *** 等共同起草了东北局《七七决议》,号召东北 *** 和 *** 的干部重整旗鼓,整顿队伍,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努力奋斗。
4、北满合江 *** *** 部主任卓雄在整顿过程中发现了比较严重的 *** 腐化现象。卓雄反映的问题,东北局早已注意到了。
5、1947年4月出版的东北局机关刊物《群众》第13期出了一个专号,在该期反 *** 腐化专号上,一共通报了16名干部。这些案例和教训也使东北局领导意识到: *** 腐化现象往往是从男女关系开始的。东北局当时作了严格规定:连队干部和战士原则上不许结婚,高级干部结婚也要从严掌握。有个政策简称“258团”,就是男方年龄25岁以上,8年以上军龄,团级以上才能批准结婚。在战争年代,这个政策执行得非常严格,从而保证了部队干部全力以赴投入战斗,后方干部勤恳努力,忠于职守,直至夺取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OK,关于部队258是什么意思和258的意思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