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意思 赍货在文言文的意思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3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赍意思的问题,以及和赍货在文言文的意思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赍怎么解释
  2. 赍怎么读什么意思
  3. 赍在文言文的意思
  4. 赍是什么意思
  5. 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什么意思
  6. “赍”念啥啥意思
  7. “赍”,这个字读什么什么意思

一、赍怎么解释

赍是一个汉字,读作jī,本意是指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该文字在《周礼·外府》和《周礼·小祝》等文献均有记载。

2、太子晋郁郁不乐,翌年赍志而终。

7、 *** 27年(1938)11月,宋赍志而终,享年86岁。

8、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以致赍志而终。

9、英年早殇,赍志而殁,令人扼腕痛惜。

14、故著如林,未遑问世,竟赍志以终。

19、风云变幻,正道临渊, *** 赍志,捐躯赴难。

20、这种做法无异于借寇赍盗,确实不可行。

21、一见当驾官赍旨来宣,惶惧无任,又不敢违迟君命,只得急急整衣束带,同旨入朝,在御前叩头请罪。

22、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

二、赍怎么读什么意思

赍的读音为jī,意思是忍耐、忍受。

赍是一个汉字,由辶(走之旁)和𠂉(余)组成。原义为承担、忍耐。在古代文献中,赍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困难或逆境中坚持、忍耐的精神。赍,汉语二级字,读作赍(jī),本意是指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该文字在《周礼·外府》和《周礼·小祝》等文献均有记载。

赍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忍受、忍耐,常与“苦、艰、饥、寒”等词搭配使用。也可以用作名词,表示忍耐所带来的苦楚或负担。

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表达了作者对于困境下能够忍耐和坚持的赞赏。例如《论语·乡 *** 》中有“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耳顺,斯世而后为赍”的记载,强调了年过半百者应该明白天命、顺从耳闻,并以此为赍(指忍耐)。

复遣中使李思敬赍册书往册焉。——元宗皇帝《封蒙归义云南王制》(《全唐文》卷二四)。收拾了些银两赍发他,教他别处去,可先说与赵员外知道——《 *** 传》(第四回)。

赍不仅仅是简单的忍耐,更蕴含了人们在面对困难、艰辛时的坚持和勇气。赍还体现了一个人在挫折和逆境中保持积极心态,不怨天尤人,持之以恒的精神。

赍是古汉语字词,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庄子》等经典著作中。在现代汉语中,赍的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地出现在古籍、古典文学或修辞体作品中。通过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和传统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赍的意义,并将其运用到当代生活中,以增强自己的忍耐力和坚韧精神。

三、赍在文言文的意思

赍本意是指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

该文字在《周礼·外府》和《周礼·小祝》等文献均有记载。

赍组词:赍材、赍旨、赍投、赍赏、赍敕、赍擎、赍奉、赍捧、赍米、赍恨、赍汩、赍献、赍祓、赍传、赍具、赍遣、赍用、赍装、赍运等。

1、赍志而没,志未遂而死去,此恨难平。

2、风云变幻,正道临渊, *** 赍志,捐躯赴难。

3、一百赍志而没——志未遂而死去,此恨难平。

4、风云变幻,正道临渊, *** 赍志,捐躯赴难。

5、只可惜他生不逢辰,赍志以终。

四、赍是什么意思

1、赍志而没-志未遂而死去,此恨难平。

2、风云变幻,正道临渊, *** 赍志,捐躯赴难。

3、一百赍志而没志未遂而死去,此恨难平。

4、风云变幻,正道临渊, *** 赍志,捐躯赴难。

5、只可惜他生不逢辰,赍志以终。

6、空有满腔抱负而无法施展,终于赍志以殁。

7、不像一些赍志而没的人,从来向世人宣扬。

8、前夏历二月,孔子终因独子孔鲤去世而赍志而殁。

9、小小痴情不改,赍志而没,为世间留下一段薄情郎愧对痴情女的故事。

10、末将乃一勇鄙夫,奉圣旨赍送元帅帐下调用,听凭指挥。

11、"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及诸菩萨"。

12、而彼贼徒为一人之富贵利禄起见,遂不惜厚诬君父,以致德宗皇帝郁郁引歉,赍志以殁。

13、赍“洪荒之力”指一个人史无前例的力量,它首次出现于*电视剧《花千骨》当中。

14、朕欲举之全境俾尽服于俄,今乃赍志而殁,惟愿后之子孙终成朕志毋忽。

15、这只实力并不算太强的魔兽,竟然让自己的队伍受到这么大的损失,让他赍恨非常。

五、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什么意思

1、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意思:资助。

2、齎,是一个汉字,读作jī,本意指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资助是指一种帮助他人的方式,通过提供资金、物资或其他资源来支持他人的行动或计划。

3、资助可以用于各种目的,如帮助贫困家庭、支持慈善事业、推动教育发展等等。资助通常由 *** 、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通过分配资源来满足他人的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

4、资助可以是长期或短期的,可以是一次 *** 支付或分期付款,也可以是按照特定条件或计划进行支付。资助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包括慈善捐赠、 *** 补贴、税收优惠、基金会的资助、 *** 、助学金等等。

5、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符号 *** 。汉字在历史上被周边国家和民族借用去记录不同的语言,已有六 *** 左右的历史。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6、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是对 *** 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载体。汉字的使用跨度几 *** ,不同朝代的人们不断将汉字留在汉字中,这些意蕴流传至今,并与中华民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六、“赍”念啥啥意思

1.怀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赍发赍恨赍赏赍挽囊赍赍咨轻赍赍调赍材财赍赍貣赍领赍传赍排

1.齎,持遗也。从贝,齐声。俗字作 *** 。《说文》

2共其财用之币齌。《周礼·外府》

3.设道齌之奠。《周礼·小祝》。注:“犹送也。”

4.受其将币之齌。《周礼·小宗伯》

5.又齌皮、马。《仪礼·聘礼记》

6.王何不以地齌周最。《战国策·西周策》

赍意思 赍货在文言文的意思-第1张图片-

7.赍钱三百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七、“赍”,这个字读什么什么意思

1、怀抱着,带着:赍恨。赍持(拿着)。赍志而没(m?)(志未遂而死去)。

2、把东西送给别人:赍发(资助)。赍赏。赍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3、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行者赍,居者送”。

4、齌,持遗也。从贝,齐声。俗字作 *** 。——《说文》

5、共其财用之币齌。——《周礼·外府》

6、设道齌之奠。——《周礼·小祝》。注:“犹送也。”

7、受其将币之齌。——《周礼·小宗伯》

8、又齌皮、马。——《仪礼·聘礼记》

9、王何不以地齌周最。——《战国策·西周策》

10、赍钱三百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又如:赍助(接济;资助);赍赏(赏赐);赍钱(持赠金钱);赍盗粮(赠送粮食给盗寇)

12、行者齎。——《汉书·食货志》。注:“谓将衣食之具以自随也。”

13、赍黄金千斤。——《战国策·齐策四》

14、赍叶入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15、又如:赍酒(携酒,带酒);赍带(携带);赍排(置办安排);赍刺(持名片往谒)

16、赍志没地,长怀无己。——江淹《恨赋》

17、又如:赍志(心怀大志);赍志而殁(心怀未遂的志愿死去);赍子(男 *** *** 器)

18、〖give,support〗∶赠与;给人钱财帮助

19、太夫人令孙权赍二人送。——元·佚名《三国志平话》

关于本次赍意思和赍货在文言文的意思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意思 文言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