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迟复为歉的意思和复迟为谦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迟复为歉的意思以及复迟为谦什么意思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迟复为谦是什么意思
指古人书信常用语中的致歉语,对回复得晚表示歉意。
书信常用致歉语有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
惠书敬悉、接获手书、昨得手书、谕书敬读、顷接手示、久不通函、前上一函、喜接来函、顷奉惠函、顷接手示、得书甚慰、得书之喜、数奉手书、顷奉手教、久未闻消息、手书已接多日。
迟复为歉、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
草率书此、匆此先复、余后再禀、特此致候、临书仓卒、谨申数字、书不尽意、余言后续、诸不具陈、谨申微意、请长纸短、言不尽思、恕不多谈、手此奉复、敬候回谕。
二、我们真的感到荣幸之至,不胜感荷的意思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一直崇尚君子之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不唐突。尤其是在书信礼仪这个问题上,古人以'自谦敬人'为原则,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晰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学会写信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个人涵养的最基本体现。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但先秦两 *** 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迄今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
我国的书信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大体形成了为社会广泛认同的书信格式。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很少以书信的方式沟通,但是在公务信件往来中,尤其是撰写邀请函的时候,书信礼仪是否得体依然非常重要。一封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署名。
书信中的称谓语一般就是对对方的称呼语。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1、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如父母、伯、舅、哥、妹、姑、姨、哥、弟、嫂子、姐、 *** 等等。
2、社交称谓,包括大家、各位、诸位等代词称谓;先生、 *** 、女士、夫人等社交称谓;部长、 *** 、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职衔称谓;以及医生、 *** 、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职业称谓,前面加上姓以示尊敬。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用于女 *** :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王羲之为亲友写的书札《快雪时晴帖》
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情感,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由于有了意境的描述,读后令人倍感亲切。后世书信的思慕语相当丰富,不胜枚举,比较常用的如: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自违芳仪,荏苒数月。久疏问候,伏念宝眷平安,阖府康旺。
昨得笺言,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特函问候,祝早日康复。
重病新愈,望调养有序,节劳为盼。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近闻贵地大风暴雨,家居安否,念念。
朔风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与希望之心。
喜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忽鸣燕贺,且祝新禧。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忽弃是幸。
×日为先生××大寿,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喜贺福寿双全,恭贺全家安好,寿星永照。
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贺生女)
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惠信敬悉,甚感盛情,迟复为歉。
奉读惠信,久未作复,罪甚罪甚。
惠信已悉,近因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敬请宽裕为怀。
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
思慕语十分丰富,我们可以在阅读书信范文时留心摘录,以供自己习用。当然,更好是提高文学素养,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真实的情感。
两人见面后,即将分别之时,应该互道珍重。祝愿词的主题,是希望对方幸福、平安。这一礼节表现在书信中,就是祝愿语和署名启禀词。
由于辈份、 *** 别、职业的差别,祝愿词也有比较严格的区别,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敬叩禔安。
用于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用于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诲安。
用于平辈:顺祝时绥。即问近安。敬祝春祺。
用于同学:即颂文祺。顺颂台安。恭候刻安。
用于女 *** :敬颂绣安。即祝壼安。恭请懿安。
旧式书信在落款之后,一般还要根据彼此关系写敬词(或称启禀词),例如: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看 *** 写给母亲的信和 *** 写给老师的信,可以体会出中国传统礼仪的魅力所在。
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不能吃了。其余的东西,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张纸上,今附呈。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一月十六日
*** 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的信: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另外,正文中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令郎(令子、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正(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 *** 。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鄙人、小弟、愚、愚弟、卑职:我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高寿(高龄):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指正):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例如“蒙、窃、幸、辱、敬、惠、谨”等等。这些谦敬副词,和上面所谈的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
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
所奉××虽微不足道,但物轻情意重,望勿嫌弃。
微物奉上,聊祝吉安,幸祈笑纳。
吾敬先生,尤爱真理,故秉笔直陈,希原谅之为祷。
拜托之处,乞费神 *** ,不胜感荷。
谨布区区,尚希鉴明,费神相助。
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
忙中即书,言不由衷,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三、惠书敬悉,迟复为歉写记叙文800字作文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 *** 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生动。
6、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环境,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会很好的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四、“顺颂时绥”是什么意思
意思:祝你时时吉祥或身体时时健康。
祝颂的方式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终究逃脱不了“恭,敬”二字;
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跟长辈、平辈就不能用,而用“安”字,比如说跟老师写信信末请安,就要用“谨颂道安”等。
意思是:你信中的情况,我已经获悉,也就是我认真看了你的来信之意。一般用在开头,可以这么用:惠书敬悉,向往尤深。
意思是:回复比较迟,对此深感抱歉。一般用在书信开头,做致歉语。可以这么用: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意思是: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回信。一般用在书信结尾,表示希望对方能够早日回信,也有愿意聆听对方指导之意。
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目断鳞鸿”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写信时,希望对方早日回复,可以用“目断鳞鸿”,以示急迫心境。比如,结尾时可以这么写:望早日回复,免我目断鳞鸿。
意思是:言辞难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情谊。写信时,一般用在结尾。比如,可以像便签君这么写:言说至此,草草数千言,仍觉书不尽意,盼早日相见,以解相思。
五、来信收悉迟复为歉怎么用
日来函收悉,考虑到给贵方更佳的信息,我方没能早日答复,甚歉现开心地。 2、我为我来迟了表示歉意。 3、我因出差,迟回复您信件,非常抱歉! 4、抱歉来迟了。指古人书信常用语中的致歉语,对回复得晚表示歉意。书信常用致歉语有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1、书信开头语惠书敬悉、接获手书、昨得手书、谕书敬读、顷接手示、久不通函、前上一函、喜接来函、顷奉惠函、顷接手示、得书甚慰、得书之喜、数奉手书、顷奉手教、久未闻消息、手书已接多日。3、书信致歉语迟复为歉、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 4、书信结束语草率书此、匆此先复、余后再禀、特此致候、临书仓卒、谨申数字、书不尽意、余言后续、诸不具陈、谨申微意、请长纸短、言不尽思、恕不多谈、手此奉复、敬候回谕。
迟复为歉的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复迟为谦什么意思、迟复为歉的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