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既的意思?既字的基本释义 - 意思 -

大既的意思?既字的基本释义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9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大既的意思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既字的基本释义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什么意思
  2. 犒军救国的大既意思
  3. 司马光逸事中的即了其大指中的其是什么意思

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什么意思

1、这句话的意思是: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

2、其原文为: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3、相应的译文为:王恭从会嵇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富裕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领?"王恭没有回答。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就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二、犒军救国的大既意思

1、鲁售公33年(前627年)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 *** 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当郑国君主要奖赏弦高时,他却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作外人了吗?"

2、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

3、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大臣们说:“会合诸侯已经好几次了。咱们本国兵马已足够对付郑国,何必去麻烦人家呢?”

4、晋文公说:“也好,不过秦国跟我们约定,有事一起出兵,可不能不去请他。”

5、秦穆公正想向东扩张势力,就亲自带着兵马到了郑国。晋国的兵马驻扎在西边,秦国的兵驻扎在东边。声势十分浩大。郑国的国君慌了神,派了个能说会道的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

6、烛之武(郑国)对秦穆公(秦国)说:“ *** 两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国准得 *** 了。但是郑国和秦国相隔很远,郑国一亡,土地全归了晋国,晋国的势力就更大了。晋国今天在东边灭了郑国,明天也可能向西侵犯秦国,对您(秦国)有什么好处呢?

7、再说,要是秦国和我们(郑国)讲和,以后你们有什么使者来往,经过郑国,我们(郑国)还可以当个东道主接待使者,对您也没有坏处。您瞧着办吧。”

8、秦穆公考虑到自己的利害关系,答应跟郑国单独讲和,还派了3个将军带了2000人马,替郑国守卫北门,自己带领其余的兵马回国了。

9、晋国人一瞧秦军走了,都很生气,有的主张追上去打一阵子,有的说把留在北门外的2000秦兵消灭掉。

10、晋文公说:“我要是没有秦君的帮助,怎么能回国呢?”他不同意攻打秦军,却想办法把郑国拉到晋国一边,订了盟约,撤兵回去了。

11、留在郑国的三个秦国将军听到郑国又投靠了晋国,气得吹胡子瞪眼,连忙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要求再 *** 郑国。秦穆公得到消息,虽然很不痛快,但是他不愿跟晋文公扯破脸,只好暂时忍着。

12、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死,他的儿子襄公即位。有人再一次劝说秦穆公 *** 郑国。他们说:“晋国国君重耳刚死去,还没举行丧礼。趁这个机会攻打郑国,晋国决不会 *** 手。”

13、留在郑国的将军也送信给秦穆公说:“郑国北门的防守掌握在我们手里,要是秘密派兵来偷袭,保管成功。”

14、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怎样攻打郑国。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蹇音jiǎn)和百里奚都反对。蹇叔说:“调动大军想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怎么能够取胜;而且行军路线这样长,还能瞒得了谁?”

15、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300辆兵车,偷偷地去打郑国。

16、第2年2月,秦国的大军进入滑国地界(在今河南省)。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

17、孟明视大吃一惊,亲自接见那个自称使臣的人,并问他前 *** 什么。

18、那“使臣”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到三位将军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军将士,表示我们一点心意。”接着,他献上4张熟牛皮和12头肥牛。

19、孟明视原来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要偷袭就不可能了。

20、他收下了弦高送给他们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你就回去吧。”

21、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说罢,就灭掉滑国,回国了。

22、其实,孟明视上了弦高的当。弦高是个贩牛人。他赶了牛到洛邑去做买卖,正好碰到秦军。他看出了秦军的来意,要向郑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他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臣骗了孟明视,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

23、郑国的国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门去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秦军把刀枪磨擦得雪亮,马匹喂得饱饱的,正在作打仗的准备。他就老实不客气,向秦国的三个将军下了逐客令,说:“各位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实在供应不起。

24、三个将军知道已经泄露了机密,眼看呆不下去,只好连夜把人马带走。

25、弦高是春秋时期郑国商人,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在国家危难之时,用诡 *** 了秦军,救了郑国。后来,郑穆公想赏赐他。弦高说:因为诡诈而得赏赐,郑国的政务就废了。为了国家而变得没有信用,是败坏社会风气的。赏一个人,却败坏了社会风俗,智者是不会这样做的。

26、弦高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他假装犒师智退秦军。鲁售公33年(前627年)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 *** 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

27、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当郑国君主要奖赏弦高时,他却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作外人了吗?"

28、弦高犒师是一个流传两千多年的爱国故事。

29、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公子兰继承君位。一心想要东扩的秦穆公决定利用晋国国丧机会,消灭郑国。

30、于是他命令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带领兵车400辆偷袭郑国。第二年二月(公元前627年),秦军带领的主力走到了滑国(今河南偃师、巩县一带)境内,滑国是晋国的一个附属国。

31、到了滑国以后,碰到郑国的一个商人,这个商 *** 很有名,叫弦高,弦高赶了十二头牛,要到外面去卖牛,一下子碰见了远程奔袭的秦军,这弦高就慌了,他怕秦军杀他,赶快说,我们的国君,听说你们要来了,一方面加强防守。

32、另外派我带着这十二头牛来犒赏秦军,他编了一套谎话,然后把这十二头牛献给秦军,这三个主帅一听,完了,人家已经有准备了,还派人来献牛,这仗不能打了,也不去郑国了。

33、再说奚施告诉郑穆公秦军要偷袭的消息后,郑穆公一面传令 *** 进入战备,一面派人去到秦国派到郑国的使者哪里探听究竟。

大既的意思?既字的基本释义-第1张图片-

34、看到秦国使者和随从已经装束停当,手持 *** ,准备行动后,郑国的大臣皇武子就客气的说“听说各位要回国,我们没有时间为你们饯行,我们郑国的原野上,到处都有麋鹿出没,请你们自己去猎取吧。”秦军见此情景,知道郑国已经有了准备, *** 放弃偷袭计划,只好在回国的路上消灭了滑国回去了。

35、郑国因为弦高的机智爱国,见义勇为而得救,国君和百姓都很感激弦高。郑穆公以 *** 厚禄赏赐弦高,弦高坚决不接受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作外人了吗?”

3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弦高犒师

三、司马光逸事中的即了其大指中的其是什么意思

1、即了其大指”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相当于它,在该处指代的是《左氏春秋》。

2、出自《宋史·司马光传》,《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3、原文: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 ***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 *** 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译文:司马光长到七岁,严肃庄重的像成年人,听到别人讲《左氏春秋》,很喜爱它,回来给家里人讲述,就能懂得书的主要意思。从此手不离开书,甚至不知道 *** 冷暖的地步。

5、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孩子爬上水缸,一脚踏空掉下去淹没在水缸里。孩子们都抛下他跑走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撞击水缸,撞破了它,水喷涌出来,那孩子就得救了。

6、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7、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当时,他的 *** 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8、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之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9、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10、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大既的意思和既字的基本释义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释义 意思 基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