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若字怎么读,若的拼音怎么读出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若的拼音怎么读
1、(一)、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二)、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三)、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四)、约计:若干(gān)。若许。
5、(五)、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七)、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7、(八)、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8、(九)、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9、(十)、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0、(十一)、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1、出若入若。——《荀子·王霸》。注:“如此也。”
1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13、(二)、又如:若许(如许;这些);若言(此言,这样的话);若曰(这样说);若大若小(大大小小);若此(如此,这样);若是(如此,这样);若斯(如此);若然(如此);若尔(如此,如果这样)
14、(三)、你[们];你[们]的[you;yo *** ]
15、惟若宁候。——《考工记·梓人》
16、若则有常。——《仪礼·士昏礼记》
17、若肯发兵助我乎?——《汉书·匈奴传上》
18、若不恭命。——《墨子·明 *** 下》
19、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国语·晋语四》
2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21、若辈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2、(四)、又如:若曹(你们这些人);若属(你们);若辈(你们)
23、(五)、其;他的[he;his]——用于他称
24、今人处若国得罪。——《墨子·天志下》
25、(六)、这个,这样——用于近指[this]。如:若人(这个人);若士(这个人。同若人);若时(此时,现在);若辈(这些人,这等人)
26、(七)、用于疑问。相当于“怎么”、“哪里”[where]。如:若个(哪个);若之何(怎么办;也指怎么,为什么);若何(怎样,怎么样;亦指怎么办;怎么,为什么);若为(怎样;怎样的;怎堪;怎能)
27、(八)、这么;那么。用同“偌”[likeso]
28、老太太若大年纪。——《红楼梦》
29、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30、若反国,将为乱。——《史记·赵世家》
31、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左传·隐公十一年》
32、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3、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4、(二)、又如:若不是(如果不是);若曰(如果说);假若(假使);若其(假如,如果);若苟(若或。假如,如果);若非(如果不是;要不是);若果(如果);若使(假使,假如,如果);若是(如果,如果是)
35、(三)、至于[so]。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36、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7、(四)、又如:若乃(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
38、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9、(六)、又如:若者(或者);若大若小(大大小小)
40、抑若扬兮。——《诗·齐风·猗嗟》
41、宠辱若惊。——《老子》。顾注:“而已”
42、若降天地之施,垂 *** 之明者,实在陛下。——《三国志·魏志》
43、稣,杷取禾若也。——《说文》。 *** 声《说文通训定声》:“秆皮散乱,杷而梳取之。”
44、华采衣兮若英。——《楚辞·云中君》
45、顺微风,挥若芳。——傅毅《舞赋》。注:“杜也。”
46、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47、(三)、又如:若芳(杜若的香气);若英(杜若的花);若惠(香草名。杜若和蕙草)
48、(四)、灵木[fairytree]。如: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若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
49、(五)、秦、汉时县名[Ruocounty]。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50、(六)、古水名[RuoRiver]。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51、(一)、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52、用史巫纷若,吉。——《易·巽卦》
53、乘其四骆,六辔沃若。——《诗·小雅·裳裳者华》
5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二、般若两个字怎么读
1、探索智慧的奥秘:般若的两重读音
2、在汉语的广阔词汇中,「般若」这个字承载着深远的智慧意蕴。当它 *** *** 中的智慧时,我们读作「ㄅㄛㄖㄜˇ」(bō rě),源自梵语「प्रज्ञā」(Prajñā)的汉音转译,别名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为通达万物之智与断惑证理的慧眼。然而,当提到日本民俗文化中的妖怪「般若」时,情况却有所不同。尽管名字相同,但日本妖怪的发音与 *** 用语并无关联,其读音为「ㄅㄢˉㄖㄨㄛˋ」(bān ruò),其中「はん」是「般」汉字的音读,「にゃ」是「若」字的音读,与 *** 智慧的读音截然不同。
3、在日本语的世界里,「般若」的发音简化为单一的「はんにゃ」,这一独特的音节不仅反映了妖怪的独特身份,也体现了文化交融中的细微差异。深入探究,般若在日本文化中还有其他含义,例如作为 *** 术语的智慧,能面( *** 面的一种)象征女 *** 的愤怒与嫉妒,或是伽罗香料的一种,甚至在纹身艺术中,人们常用「般若の面」(はんにゃのめん)来描绘这个 *** 怪形象,特别是在「船若面」的简化表达中。
4、总的来说,般若这个字在不同语境下展现了多样的读音和寓意,从 *** 智慧的象征到日本妖怪的别名,每一层读音都承载着丰富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无论是寻求智慧的指引,还是体验异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般若的读音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三、印累绶若怎么读
印累绶若读yìn léi shòu ruò。
印累绶若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和含义。从字面上看,它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印”、“累”、“绶”、“若”。首先,“印”字在汉语中常常指的是印章,是一种 *** 身份、权力或合法 *** 的标志。它也常常与权力、控制、证明等概念相关联。
累字则有多种含义,包括积累、劳累、连累等。它暗示着某种积累、沉淀或者负担的含义。“绶”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丝带,通常用于系挂或装饰。在某些文化或仪式中,“绶”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 *** 权力、荣誉或尊严。
若字在汉语中常常是作为虚词使用,例如在古文中常用于表达假设或选择。它也可以作为代词使用, *** 某个人或事物。
然而,“印累绶若”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并没有明确的现代汉语中的含义。从字面上看,它似乎包含了一种积累、沉淀以及某种带有权力或象征意义的概念。但这种解释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缺乏具体的语境和背景信息。
1、丰富多彩:汉语词汇数量庞大,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日常用语,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思。
2、意义深刻:汉语词汇的意义往往比其他语言更为深刻,一个词汇可以包含多种含义和引申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3、造词能力强:汉语有着丰富的词缀和组合方式,可以通过组合、缩略、借用等方式创造新的词汇,造词能力强。
4、语音韵律优美:汉语词汇的语音韵律优美,有着丰富的声调和韵律,可以通过声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四、嫘字怎么读
1、嫘,汉语二级字,〔嫘祖〕传说是中国黄帝的妃,发明养蚕,南朝宋以后被作为蚕神奉祀。亦作“累祖”。古籍解释有《广韵》力追切《集韵》伦追切,𠀤音纍。姓也。《史记·五帝纪》黄帝娶西陵之女为正妃,是为嫘祖。一曰鲁回切,音雷。又《集韵》力伪切,音累。义同。
2、黄帝的元妃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从史记记载,民间传说等方面来看,嫘祖的诞生地方即今四川省盐亭县。
3、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编的《炎黄汇典》丛书中的《民间传说卷》,也特别选入了一部分生动多彩的关于嫘祖的传说,例如“之一件丝衣问世”流传于四川省盐亭县、西充县等地。专家学者在在研讨中还认为,嫘祖文化是炎黄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加大对嫘祖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开发力度,对于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中部的旅游事业发展及经济振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连篇嫘牍、寸积铢嫘、牵嫘、嫘赘、拖嫘、危如嫘卵、带嫘、劳嫘、嫘及、嫘卵、连嫘、挂嫘、受嫘、公共积嫘、嫘次、负债嫘嫘、嫘年、亏嫘、嫘进、积年嫘月、廓然无嫘、嫘加、嫘计、胁肩嫘足、硕果嫘嫘、势如嫘卵、不差嫘黍、锱铢积嫘、谤嫘、羁嫘。
6、嫘黍、重嫘、苦嫘、嫘叠、忝嫘、嫘乏、疲嫘、湘嫘、嫘人、嫘牍、尤嫘、弥日嫘夜、嫘封、钝学嫘功、攀嫘、孤嫘、嫘垂、后嫘、结实嫘、嗤嫘、嫘帝、伐木嫘、闹嫘赘、危若嫘卵、刘嫘、嫘手、罪行嫘嫘、家嫘千金、吃嫘、嫘土聚沙、嫘嫘如珠、重熙嫘叶。
OK,关于若字怎么读和若的拼音怎么读出来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