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右手反射区图解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手部反射区图解与疾病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右手反射区是什么
1.右手反射区疼痛可能指示颈椎问题,该区域位于桡侧手掌,拇指根部附近。
2.胸椎反射区位于之一掌骨头和腰椎反射区接合处。
3.腰椎反射区则接在胸椎反射区后面的五等分。
4.骶椎反射区位于之一掌骨桡侧腰椎反射区下方的五等分。
5.尾骨反射区是桡侧端节与腕骨的1/3重叠部分。
6.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深支支配鱼际区域。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1.手外肌群较为发达,掌指侧形成一个凸起,称为(大)鱼际,其中包含拇短屈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收肌等四个肌肉。
2.中枢神经的分支分布于除了拇收肌外的鱼际肌,而尺神经则负责分布于尺神经深支。
3.腕横韧带、腱鞘炎、腕关节炎等病症可能导致手腕疼痛,应注意是否存在神经损伤,并及时就医。
二、手指经络图解
指疼痛:指的少商经穴,与肺紧密相连。如果肺部有病,就会压这一部位,就会疼得跳起来。疼痛:食指上有商阳穴与大肠有关,有便秘现象,压此手指深疼痛者,大肠可有题目。中指疼痛:在心脏周围有一个中冲穴,它围绕着心脏的心包经,当高温使心脏不能承受时,就会感觉到疼痛。无名指疼痛:可能是喉咙痛或者头痛。如三焦经无名指上有关冲穴,感冒发热时揉这个部位就可以了。小手指疼痛:是心脏或小肠不正常。少冲穴位于靠无名指一侧的小指尖,另一边是少泽穴。由于少冲与心脏关系密切,所以心脏病发作时,用力按压小指指尖,可使发作稍缓,少泽为小肠的经穴,小肠情况不佳时,可用力按压此指尖。 *** 时,如果感觉到疼痛的部位,即使是轻微疼痛,也与该手指的穴位有联系,表明该部位有异常,此时,要将疼痛的手指仔细 *** ,以促使疾患尽速好转。不但两手如此,还要按相应要领天天 *** 一天一次。要养成揉手、揉脚的习惯,久而久之,就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内脏,特别是心脏更健康。 *** 拇指:可以减轻心脏疾病,过敏 *** 皮炎,脱发,喉咙痛。 *** 食指:减轻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 *** 胃炎。 *** 中指:可减轻肝病、疲倦、食欲减退、耳鸣、头晕。 *** 指腹:缓解感冒、咽喉疼痛、头痛、尿频、汗多、宫寒。 *** 小指:能减轻肩痛、腰痛、 *** 不调、视力疲劳、肥胖、失眠。1、首先 *** 左手。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按在左手拇指两侧,感觉疼痛时再坚持10秒。2、右食指和拇指分别上下夹住左手拇指,用力按压,坚持3秒钟。3、右手 *** , *** 一样。4、 *** 的力道对于大多数的穴位和反射区,没有疼痛的作用是没有作用的,所以需要更强烈的 *** ,疼痛的感觉更重一些。但是,用力也不能过重,只要有明显的痛感就可以。 *** 时,用力要先轻后重,逐渐加大力度,直至能接受的更大程度。5、 *** 顺序。 *** 时,男 *** 先左手,后右手;女 *** 相反,先右手,后左手。如果时间不够,只需 *** 一个手部的穴位即可。
三、正确的刮痧 *** 图解
正确的刮痧 *** 图解,中医养生有很多 *** ,刮痧就是其中之一。冬季气温骤降,不少人爱上了刮痧,感觉这样能让自己更暖和,手脚也不那么凉了。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正确的刮痧 *** 图解。
一、角刮法又分两种:单角刮法、双角刮法
刮痧 *** :在穴位上抹上刮痧精油,用刮痧板的一角,朝刮拭的方向倾斜45°,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刮痧 *** :在穴位上抹上刮痧精油,以刮痧板凹槽处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刮痧板向下倾斜45°,自上而下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将刮痧板的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60°,自上而下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背部、腰骶部和下肢部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将刮痧板的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的角度小于15°,自上而下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向下的按压力大,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适用于身体敏感的部位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将刮痧板的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的角度小于45°,自上而下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刮拭速度慢,按压力大,每次刮拭的长度要短,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常用于肩背部、腰骶部和下肢部。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让刮痧板与穴位区成90°角垂直,刮痧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做短距离前后或左右摩擦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以刮痧板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与皮肤的夹角小于15°,均匀、缓慢、柔和地作弧形旋转刮拭,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刮痧 *** :在穴位上涂抹刮痧精油,让刮痧板角部与穴位成90°,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按压片刻后立即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常规刮拭30~50次。
适用部位:适用于受力面积较小的穴位
选择坐位或俯卧位,暴露颈肩刮拭部位,用热毛巾擦拭清洁。
首先,在颈部涂抹均匀刮痧介质(刮痧油),并用刮痧板的平面在皮肤上摩擦到有热感为度,被刮痧者一定要放松。
其次,先从颈部正中刮痧开始,用水牛角的刮痧板,从颈部上的风府穴向下刮至大椎下的陶道穴;从哑门两侧的天柱向下刮至风门穴刮痧板应以45度角平面向下均匀一致,从轻手法逐渐加力到中度手法。整个刮痧过程中刮痧板都要有一种渗透到皮肤内部的力,每一条刮痧带刮拭15-30次。
最后,再从双侧的风池穴刮至肩井穴,风池穴和肩井穴采用点压、按揉法。颈部一律采用轻手法刮痧,刮15-30次。
让患者将前额面部放于床的凹孔中,俯卧于刮痧床上,保持颈部前屈而充分暴露颈肩部的皮肤,施者应坐在顾客被刮者的正前方。
从后发际正中的风府穴刮向之一胸椎处的陶道穴,然后刮两侧的天柱至风门,使用轻刮法进行,每一部位刮拭15-20次。
刮拭后发际两侧的凹处的风池穴至肩正中部的肩井穴,在两侧肩上进行刮拭,每一侧刮拭15-20次,使用轻手法,风池和肩井可用点压、按揉手法。
中医认为脊柱两侧的足太阳 *** 经上的俞穴,为内脏气血输注之处, *** 背部脏腑俞穴,对五脏六腑的精气有直接的调节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脊柱不但是人的支柱,内在的脊髓神经还是 *** 大脑与四肢末端及内脏联系的桥梁, *** 各个部位的神经支配几乎都是从脊柱两侧分布出来的。
根据神经分布和经络腧穴的特点,通过出痧的形式,达到疏通经络、驱邪散热、提高 *** 抵抗力的功能。不仅可以祛风泄热,还可以起到调理全身整体功能的作用。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刮 *** 经:先刮外 *** 经,后刮内 *** 经。(内 *** 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 *** 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每条刮拭部位都不要可以追求出痧,以所刮拭部位汗毛孔张开为宜。在背部的刮痧过程中,由于背部是 *** 比较大的反射区,所以在刮痧过的局部会出现痧斑黑紫的现象,这可能就是对应的脏腑功能、经络出现了问题。
刮痧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活血化瘀等各种功效,但是因为刮痧的不同部位,针对不同的部位刮痧的要求技巧也是不相同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了刮痧时只刮后背,长时间如此会造 *** 体的阴阳失衡,所以在补阳的同时还要刮拭胸腹部以补阴。
*** 刮痧的 *** 作顺序先刮任脉(即中间),一直刮到胸骨的最下端,用单脚刮法;再避开 *** 分别横向刮拭左右两侧。
对 *** 刮痧时刮板与体表的接触角度要小,受力就相对越小角度以45°为宜,力度要轻。患者仰卧位,施痧者位于患者左右侧开始施痧。
(1)施痧者涂抹少许介质于患者胸骨柄体表处,右手握住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任脉循行部位的胸骨柄体表,刮至膻中穴时,可稍微多刮几下,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到上皖穴止,局部痧出为度。
(2)用刮板角轻轻点揉天突穴(点揉天突穴时用力要轻揉,此处深部为气管所在,用力过重会引起呛咳甚至造成窒息)。
(3)以患者胸骨柄为 *** ,施痧者用刮板分别向左右两侧沿肋骨横向刮拭,刮痧时整个刮痧板要紧贴肋骨,角度要小,经过 *** 时(哺乳期妇女不宜进行治疗)要绕过,至局部皮肤微红即可。
注意: *** 刮痧时刮板与体表接触角度不宜过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对越重。 *** 为心、肺之所在,用力过重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和损害,对于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在 *** 刮痧的时候,不仅可以改善女人的 *** 增生、 *** 血液循环 *** 等状况,而且对于心肺肝胆脾胃这几个脏器的治疗、保健预防等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中间竖着刮拭以外, *** 肋骨区域要横向刮拭( *** 是肋骨所在的地方,一般刮痧都是从上往下刮的,在 *** 只有中间是从上往下刮,其他地方都是横着刮,尽管经脉是竖着的,但我们不能竖着刮,竖着刮的话,那刮过一根一根的肋骨不就像搓衣板一样吗?对瘦的人来讲就太难受了,所以 *** 由肋骨的地方都要横着刮。
如果人比较瘦,刮拭时力度要轻,如果刮的力度过大、刮的时间很长,容易造成骨膜的损伤。
横刮时,要横着大面积的刮拭。刮板是有一定宽度的,它每次接触皮肤的区域就是刮板的宽度,千万不要拿角部,沿肋骨沟去刮易造成肋骨的损伤。
肋骨的区域刮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局部刮痧刮到毛孔微微张开就可以了,若刮的过度,就会造成骨膜的损伤。
持板的正确 *** :用手握住刮痧板,将刮痧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痧板的两侧,刮痧时用手掌心部位施加向下的按压力。
将刮痧板的1/2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向刮拭方向倾斜30~60度(45度最为常用)均匀地向同一方向刮拭。适用于躯干、四肢、头部的平坦部位。
2、角刮法(单角刮法、双角刮法)
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部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用于肩贞穴、膻中穴、风池等穴位。
双角刮法:以刮痧板凹槽部位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向下倾斜45度自上而下刮拭。常用于脊椎部位。
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适用于人中、膝眼等穴。
将五指和手掌弯曲成弧状进行拍打。拍打法仅限于肘窝和膝窝。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