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天气术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气象用语有哪些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天气预报的常用术语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 *** 降水。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对农作物有影响。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凇),常坠 *** 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大风:用风矢表示,有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风羽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的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的右侧(北半球)。
二、天气符号的意义
1、气温: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 *** 定)。更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更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更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2、降水:降水分降雨、降雪、雨夹雪、冰雹。
降雨情况:气象部门一般指的是24小时内降雨的多少。对雨量的多少,一般分为零星小雨、小雨、阵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8个级别。
冰雹: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降雪按照降雪量分为小雪、中雪、大雪、暴雪、暴风雪等。
3、风:风是指空气的水平流动现象。用风向和风速表示:风向分十六个方位,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用风级或多少米/秒表示,分用2分钟的平均情况表示的平均风速和瞬间情况 *** 的瞬时风速。
风的强度用风速表示,一般采用蒲风级或多少米/秒来衡量,分十 *** :
和风:即4级风。风速在5.5-7.9m/s之间的风。
大风:即8级风。平均风速为17.2-20.7m/s的风。
暴风:即11级风。风速在28.5-32.6m/s之间的风。
2、使用气象气球气象学家还可以收集上空的气温、湿度、风值。气象气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对流层顶。
3、气象雷达可以提供降水地区和强度的信息。多普勒雷达还可以确定风速和风向。
5、展示。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天气预报的展示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最终用户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易懂地传达给最终用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三、天气预报的术语有哪些
晴:指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但云量占天空不到1/10称为晴,有时天空 *** 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多云:当空中的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4/10~7/10或高空云量占天空面积的6/10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阴天:凡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8/10及以上是称为阴。阴天是天色阴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雾:指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 *** 体。当这种 *** 体使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000米以下时称为雾;当能见距离降到1000~10000米之间时称为轻雾。
小雨:4小时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小于2.5毫米的称为小雨。中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0.0~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2.5~8.0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大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时称为大雨。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6.0毫米时称为暴雨。降雨量达到100.0~199.9毫米的称为大暴雨;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雷阵雨:指伴有雷电现象的阵 *** 降雨,起特点是降雨时间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的强度变化大。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 *** 降水。
冰雹:是一种固体降水物。指云层中将下的直径大雨5.0毫米的圆球形或圆锥形冰块,起形状也有不规则的,单体称为雹块,由透明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大的雹块直径可达十九厘米。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淞),常坠 *** 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雨夹雪:指雨滴和湿雪同时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现象。发生时,近地面的气温略高于0℃,当雪降落到这层空气中,部分雪融化成水滴。
四、描述天气和气候的术语
1、⑴、寒带苔原气候:冬长而冷,夏短而凉;
2、⑵、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
3、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较暖,冬季较温和;
4、⑸、温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
5、⑼、热带草原气候:暖季多雨凉季干燥;
6、⑾、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
7、⑿、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8、⒀、温带海洋 *** 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
9、⒁、 *** 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少雨
10、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1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 *** 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 *** 。各种天气 *** 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 *** 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 *** 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12、天气 *** 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因而一个地区的天气和天气变化是同天气 *** 及其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是大气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综合结果。
13、各类天气 *** 都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和演变着,都反映着一定地区的环境特 *** 。比如极区及其周围终年覆盖着冰雪,空气严寒、干燥,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成为极区低空冷高压和高空极涡、低槽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 *** 天气 *** 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中高纬度是冷、暖气流经常交绥地带,不仅冷暖气团你来我往交替频繁,而且其斜压不稳定,是锋面、气旋 *** 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天气 *** 的形成和活动反过来又会给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演变以深刻影响。因而认识和掌握天气 *** 的形成、结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同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天气、气候的形成、特征、变化和预测地理环境的演变都是十分重要的。
14、寒潮,影响:严寒、大风、霜冻、影响生产和生活。
15、台风(飓风),原因是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流,西北太平洋最多,它产生的 *** 虽然带来了灾害,但可缓解伏旱。
16、沙尘暴, *** 草原、加速荒漠化,污染大气,影响严重。
17、锋面雨: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 *** 凝结,成云致雨。锋面雨的范围宽广,往往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雨带。
五、天气用语都有哪些
晴朗、晴空、蓝天、少云、和煦、阳光、艳阳、和风、气爽、明媚、温暖、寒冷、多云、下雨、冰雹、霜露。
qíng lǎng,多用于形容天气清明,太阳高照的样子。
杨朔《泰山极顶》:等到明儿早晨,山头上的云雾果然消散,只是天空阴沉沉的,谁知道会不会忽然间晴朗起来呢
2、晴空,汉语词汇,qíng kōng。
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 *** 。
3、少云是指天空中低云、中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为1 *** ;/10—3 *** ;/10,或高云云量占天空面积为4 *** ;/10—5 *** ;/10的天气现象。
4、和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é fēng,泛指速度和缓的风,温和的风,暖和的风,冬天里的南风,春风等。
*** 《坟·摩罗诗力说》:“和风拂林,甘雨润物。
5、多云,气象学术语,在天气预报中,“多云”的天气有严格界定,它是指一种可以称之为“晴阴之间”的天气。
关于天气术语和气象用语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