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鼐怎么读的一些知识点,和鼏怎么读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鼐字怎么读
■鼐拼音:nài,笔画数:14画,部首:鼎。
2.清代用为官号。如内官有总管大臣﹑军机大臣等﹐外官有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特遣的称钦差大臣。至清末尽改各部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现亦用作君主国家高级官吏之称。
5.北洋军阀时期的官职名。1 *** 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皖系军阀段祺瑞组织临时 *** ,任“执政”。
烹调;烧饭煮菜:擅长烹饪|蔬食以同烹饪。
二、鼐的读音和意思
“鼐”的读音为 nài。有两种意思:大鼎,如:鼎鼐。人名,如:张鼐(明朝官员)。
1、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主要用于烹饪和祭祀,鼐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商朝晚期。在商朝晚期,鼐开始出现在青铜器中,它的形状像一个大鼎,但是比鼎小。鼐的器形比较简单,通常只有一个腹部和两个耳,但是它的 *** 工艺非常精湛,表面装饰有精美的图案和花纹。
2、在周朝时期,鼐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于祭祀和宴会等场合。鼐的器形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三足、四足等不同的形式,同时表面的装饰也更加精美。
3、鼐是古代中国烹饪器具,后被引申为 *** 、权力的象征。鼐的形状像一个大鼎,但是比鼎小,鼐器之重,也 *** 着责任重大。
1、鼎鼐:古代中国烹饪器具,后被引申为 *** 、权力的象征,如“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家大事。
2、鼐器:指大鼎,如“鼐器之重”,形容责任重大。
3、商鼐:商朝时期的一种青铜器,是古代礼器之一。
4、鼐调:指烹饪调味,如“鼐调五味”,形容烹饪技艺高超。
5、张鼐:明朝官员,曾任吏部主事、兵部员外郎等职。
6、鼐鼎:指大鼎,如“鼐鼎之尊”,形容地位崇高。
7、彝鼐:泛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如“彝鼐陈于庙堂”,形容祭祀仪式庄重。
8、鼐元:指大鼎的元气,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
9、鼐钟:古代打击乐器之一,形似大鼎,用木或铜制成。
10、鼐鼓:古代打击乐器之一,形状像大鼎,用鼓槌敲击发声。
1、鼐在古代中国是一种烹饪器具,后被引申为 *** 、权力的象征。
2、博物馆里陈设有一件精美的鼐器,它是古代中国青铜器的 *** 之一。
3、这座古老的庙宇中供奉着一尊鼐,鼐器之重,也 *** 着责任重大。
三、孙家鼐怎么读
孙家鼐,读作(sūn jiā nài),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 *** 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四、鼐怎么读音是什么鼐怎么读
关于鼐怎么读音是什么,鼐怎么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訾的读音:[ zī ]、[ zǐ ]。
3、鼐组词:鼎鼐[ dǐng nài ]1.鼎和鼐。
6、调和鼎鼐[ tiáo hé dǐng nài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
10、訾组词:訾议[ zǐ yì ]议论、指责人的缺点。
11、足訾[ zú zī ]传说中的野兽。
12、訾謷[ zīáo ]亦作“訾嗸”。
15、谤訾[ bàng zī ]责骂诋毁。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鼐怎么读拼音
1、鼐的拼音是 nài,它主要作为古代的一种大鼎象征。鼎在古代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作为重要的青铜器,常被视为权力和国家的象征。最初的鼎可能是用黏土烧制的,后来发展为铜鼎,最著名的例子是夏禹的九鼎,它们象征着九州并带有警示意义。
2、自禹铸九鼎的故事流传,鼎的地位从日常烹饪工具提升为国家重器,伴随着朝代更替,鼎的迁移成为权力转移的标志,如“定鼎”一词就源于此。鼎不仅 *** 着显赫和尊贵,还常用于形容鼎盛时期或大力相助等引申意义。在周代,铸鼎是重要的礼仪活动,用于记录 *** 和赏赐,这种传统至今仍有一定影响。
3、总的来说,鼐的拼音nài,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内涵,是权力、尊贵和历史的见证者。
六、鼐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1、鼐的读音:【nài】,鼐的释义:大鼎。
2、鼐(nài),本义大鼎。特指:大鼎、头鼎。古代周代天子用九鼎,诸侯最多可用七鼎,大夫最多可用五鼎,元士最多可用三鼎,士可用一鼎。平民百姓无权用鼎。
3、《唐韵》奴代切《集韵》《韵会》乃代切,音耐。《说文》鼎之绝大者。《广雅》鼎绝大谓之鼐。《诗·周颂》鼐鼎及鼒。
4、又《广韵》奴亥切《集韵》《韵会》《正韵》曩亥切,音乃。义同。
5、又《集韵》宁邓切,能去声。大鼎也。
6、唯十又五年三月既霸丁亥,王在侲宫,大以厥友守。王飨醴,王呼膳夫召大,以厥友入攼。王召走马,令取谁三十二匹赐大。大拜,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烈考已伯盂鼎。大其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
7、说明:周代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士用一鼎。平民百姓无权用鼎。这些鼎往往形制、花纹相似而大小不同,它们的尺寸依次递减,排列起来,就是所谓“列鼎”。这套用鼎礼制被称作“列鼎 *** ”
8、西周大鼎是西周时期的一件铜器作品。此鼎平沿外折,深圆腹,有二立耳,三蹄足。器口下饰二道弦纹。
9、在十五年三月,月相为“既霸”的丁亥日,王在侲宫,大与其僚属担负保卫任务。王举行大飨之礼,王命近臣膳夫召大,命大与其僚属进入宫内担负保卫任务。王又召武官走马,命他取出32匹赤色黑尾的雄马赐给大。
10、大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的美意,做了这件纪念其光荣的 *** 的鼎。大的子孙后代万年永远宝用这个鼎。
11、在十五年三月,月相为“既霸”的丁亥日,王在侲宫,大与其僚属担负保卫任务。王举行大飨之礼,王命近臣膳夫召大,命大与其僚属进入宫内担负保卫任务。王又召武官走马,命他取出32匹赤色黑尾的雄马赐给大。大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的美意,做了这件纪念其光荣的 *** 的鼎。大的子孙后代万年永远宝用这个鼎。
七、“鼐”怎么读
1、“鼐”读作:n&agr *** e;i。
2、汉字“鼐”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汉字,其发音相对固定且独特。根据普通话的发音规则,“鼐”的正确读音是n&agr *** e;i。这一读音与其所 *** 的含义和用法无关,仅仅是语言中的一个音节。
3、对于“鼐”字的读音,更佳的方式是通过多次重复和练习来加深记忆。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者在线资源来确认其正确读音,并通过反复朗读来加强记忆。此外,也可以尝试结合该字的字义来记忆,虽然“鼐”的意义较为复杂,但了解其基本含义有助于理解其读音。值得注意的是,“鼐”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因此了解其读音并正确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4、了解“鼐”的正确读音后,当遇到包含该字的词语或句子时,应准确地发出这个音。尽管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生僻字的几率不高,但在特定场合可能会遇到,因此正确的发音能够体现个人的语言素养和文化修养。
5、总的来说,“鼐”的正确读音是n&agr *** e;i,对此字的读音进行准确记忆和应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鼐怎么读和鼏怎么读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