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葢怎么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葢怎么读的知识,包括幸而亟来的亟怎么读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谧字怎么读音
1、谧,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mì,最早见于楚系简帛。六书中属形声字。“谧”字基本含义为安静,如安谧。
2、在日常使用中,“谧”多用作形容词,如谧然(平静的样子)。
3、谧,最早见于楚系简帛。古文字形体像张口伸舌说话状,表示与言语有关;监(mì)表声,是盛水以洗刷头发的器皿。形旁简化。
4、(康熙字典未收录“谧”字头,请参考“谧”字。)
5、【酉集上】【言】谧·康熙笔画:17·部外笔画:10
6、《唐韵》弥必切《集韵》《韵会》《正韵》觅輺切,音蜜。《说文》静语也。一曰无声也。《尔雅·释诂》静也。《广韵》愼也,安也。《班固·汉武帝内传》内外寂谧。《魏志·东夷传》海表谧然。《宋书·乐志》谢庄《明堂歌》云:地纽谧,乾枢回。[1]
7、(说文解字未收录“谧”字头,请参考“谧”字:)
8、静语也。从言声。一曰无声也。弥必切。
9、(谧)静语也。今文尚书维㓝之谧哉。周颂:誐以谧我。释诂曰:谧,静也。按周颂谧亦作溢,亦作恤。尧典谧亦作恤。释诂:溢,愼也。溢、愼、谧、静也。恤与谧同部,溢葢恤之譌体。愼、静二义相成。许云静语者,为其从言也。从谧言声。弥必切。十二部。一曰无声也。今多用此义。
二、“盦”怎么读
盦字UNICODE编码U+76E6,10进制:30438,UTF-32:000076E6,UTF-8:E79BA6。
盦字的部首是皿,盦字的结构为:上下结构,盦字笔划顺序是:撇、捺、点、横撇/横钩、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竖、横折、竖、竖、横。
4、盦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午集中][皿]盦·康熙笔画:16·部外笔画:11。
[唐韵]乌合切[集韵]乙盍切,谙入声。[说文]覆也。[博古图]周有交虬盦,盖鼎之也。
又[广韵][集韵]乌含切,音谙。义同。鼎文作盦。徐铉曰:俗作罯,非。
覆盖也。从皿酓声。乌合切〖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罯,非是。
(盦)覆葢也。此与大部奄音义略同。此谓器之葢也。从皿。酓声。乌合切。七部合当作舍。
①<名>古器皿的盖子。《说文?皿部》:“盦,覆盖也。”
②<名>古时盛食物的器具。陶宗仪《辍耕录》:“古器这名,则有……壶,盦,瓿。”
③通“庵”。多用于古时的文人的书斋名或人名。
三、覞怎么读什么意思
1、覞读作:[yào],覞的意思为:两人相对而视;普视。
2、覞yào并见。《说文.覞部》"覞,并视也。"段玉裁注"按《祭义》见以萧光,见闲以侠畐。注云见及见闲,皆当为觱,字之误也。觱不见于许书,盖即覞字,谓萧光与燔燎并见,侠畐与肝肺首心并见也。见者,视也。"北周卫元嵩《元包经.太阳》"覞于丑,冏于垠。
3、"苏源明传"覞于丑,观夫众也。冏于垠,照夫远也。"一说,两人相对而视。参阅饶炯《部首订》"并视,非二人同视一物,谓二人相对为视也。"
4、覞字UNICODE编码U+ *** 9E,10进制:35230,UTF-32:0000 *** 9E,UTF-8:E8A69E。
5、又《集韵》昌召切,弨去声。普视貌。
6、又《集韵》施只切,音释。昌石切,音尺。义
7、又【集韵】昌召切,弨去声。普视貌。
8、(覞)竝视也。广韵曰。普视。此今义也。从二见。弋笑切。按祭义。见以萧光。见闲以侠?注云。见及见闲皆当为覵。字之误也。覵不见於许书。葢卽覞字。谓萧光与燔燎并见。侠甒与肝肺首心并见也。见者、视也。覞应古苋切。十四部。凡覞之属皆从覞。
9、近代音中古音,喻以母,笑韵声燿小韵弋照切三等开口;
10、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四、“甄嬛”怎么读几亿人念错 甄嬛到底叫什么名
1、嬛(huán、qióng、xuān)多音字。嬛嬛(qiong、qiong)应是瞏瞏,孤独无依。嬛嬛(xuān),多指女子舞蹈,动作柔美貌。便(pián)嬛(xuān),犹言便(pián)娟,姿态动作轻柔美好貌。嬛(xuān)绵,舞蹈或动作婉柔貌。嬛(yuān或yuán)佞(nìng),绝色轻佻乖巧。
2、《说文解字》对“嬛”字的解释: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二】【女部】嬛材紧也。
3、从女瞏声。《春秋传》曰:“嬛嬛在疚。”许缘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材紧也。材紧,谓材质坚致也。紧者,缠丝急也。上林赋。便嬛绰约。郭朴曰。便嬛,轻利也。从女。瞏声。许缘切。十四部。
4、春秋传曰。嬛嬛在疚。哀十六年左传公诔孔子文。按宀部引诗茕茕在。此引传嬛嬛在疚。正与今诗,春秋茕嬛字互易。魏风又作睘睘。传曰。无所依也。葢依韵当用荧声之茕。而或用嬛睘者,合音通用。
5、《新华字典》对“嬛”的解释:huán古女子人名用字。xuān〔便嬛〕轻柔美丽。qióng通“茕”,孤独:“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五、浞字怎么读
浞,汉字,左右结构,部首是氵,笔顺是点、点、提、竖、横折、横、竖、横、撇、捺,共10画。指淋,使湿的意思。
1、浞河春暖花开,碧波荡漾,暖意逡巡。
2、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3、如果我们将471年平均分配到18个国王包括寒浞。
4、 *** 分为五部分,首先论述唐浞与九叶派的关系。
5、最后,终于灭掉寒浞,由少康称王,重新恢复了夏朝的 *** 地位。
6、有人认为,夏朝的在相被寒浞杀害后,出现了王位真空期,这一段时间也就是“无王”时期。
浞豷【zhuó,yì】,指寒浞、寒豷。浞,相传为夏代后羿之相;豷,浞之子。《南史·宋纪上·武帝》:“虽夏后之离浞豷,有汉之遭莽卓,方之於兹,未足为喻。”参阅《左传襄公四年》。
浞訾栗斯【zhuó,zī,lì,sī】,成语,谓妄自尊大。南朝梁简文帝《答徐摛书》:“玉馔罗前,黄金在握。浞訾栗斯,容与自熹。”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一:“梁太宗《答徐摛诏》:‘浞訾栗斯,容与自熹。’按,浞,疑‘足’字之讹。足音租,兽名,见人则呼,其名足訾,见《山海经》。言得栗得自熹,不知其他,所谓夜郎自大也。”
浞浞【zhuó,zhuó】,浸湿貌。汉焦赣《易林·大过之随》:“瀺瀺浞浞,涂泥至毂。”
寒浞【hán,zhuó】,上古传说中的人物。本为寒国宗族,辅寒国君伯明氏,被废弃。后羿夺帝相位以代夏,号有穷,任浞为相。浞杀羿自立。后夏遗臣靡辅帝相子少康灭浞。寒,也写作“韩”。参阅《左传·襄公四年》。
六、靝怎么读什么意思
1、tiān,天地的异写字,同样是天地的意思。
2、靝(tiān)释义:古同“天”。古汉字,汉语大词典、中华大字典、辞海等汉语工具书中有提及。
3、劢(mài)释义:该字的主要字义是努力的意思。
4、埊(dì)释义:汉字基本字义古同“地”。地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5、姩(nián,niàn)释义:nián,古女子人名用字。 niàn, *** 。女孩,常与鹰潭话中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的助词“哩”连用。
6、靔字五行属 *** 为火,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靔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
7、靔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an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8、靔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靔字,晚辈忌讳用靔字取名。
9、(天)顚也。此以同部曡韵为训也。凡门闻也、戸护也、尾微也,发拔也皆此例。凡言元始也、天顚也、丕大也、吏治人者也皆於六书为转注而微有差别。
10、元始可互言之,天顚不可倒言之,葢求义则转移皆是。举物则定名难假,然其为训诂则一也。顚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偁。始者,女之初也,以为凡起之偁。然则天亦可为凡顚之偁。臣於君,子於父,妻於夫,民於食皆曰天是也。
11、至高无上,从一大。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故从一大。於六书为㑹意,凡㑹意合二字以成语。如一大、人言、止戈皆是。
关于葢怎么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