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笢怎么读,以及筤怎么读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泯的拼音怎么读
泯的拼音是:mǐn,其相关知识如下:
1、泯是一个汉字,读作mǐn,本义指灭,尽。泯的详细解释:形声,从水,民声,灭,尽,又如:泯灭,泯没。同“岷”形近字有抿、珉、岷、笢、苠、鈱、呡等。
2、泯的常用词组有:泯除mǐnchú:根除不留痕迹。如:泯除杂念。泯灭mǐn miè:消灭;消失。如: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三国志》。难以泯灭的印象。泯没mǐnmò:消灭;消失。常用为死的婉称。
1、握基础知识。在学习拼音之前,了解拼音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什么是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则,将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拼音。
2、由易到难。学习拼音应该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首先学习简单的声母和韵母,然后再学习复杂的音节和声调。逐步增加难度,可以更好地掌握拼音。
3、注重口型和发音学习。拼音需要注重口型和发音。正确的口型和发音可以确保您正确地发出每个音节的声音。可以尝试对着镜子练习口型,并听取自己的发音,以确保发音正确。
5、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学习拼音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通过听取正确的发音和拼写,加强口语练习,阅读含有拼音的文本,以及手写拼音,可以更好地掌握拼音。
6、使用现代技术辅助。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您更轻松地学习拼音。例如,可以使用拼音输入法软件辅助拼音学习,可以纠正发音、跟读和练习拼写等。学习过程需要耐心、毅力和恒心。通过掌握正确的学习 *** 和策略,结合实际应用和实践训练。
二、“筽”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筽字读音为:wú,是吴字的异体字写法,读音和意思与吴字完全相同。吴字的意思有5种解释,具体如下: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 *** )。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5.会意。从口,从矢。矢( 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拼音:wú,注音:ㄨˊ,部首:口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五笔:KGDU
仓颉:RMK,郑码:JAGD,四角:60804,结构:上下,电码:0702,区位:4666
统 *** :5434,笔顺:丨フ一一一ノ丶
文言版《说文解字》:吴,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
白话版《说文解字》:吴,一种姓氏。也是一个郡的名称。另一种说法认为,“吴”是说 *** 。字形采用“矢、口”会义。
春秋郑子产(名侨)和吴季札的并称。
三、笏怎么读
拼音:hù,声母:h,韵母:u,声调:第四声。
拼音:hù,字级:二级(4559),注音:ㄏㄨˋ,造字法:形声:从竹、勿声,部首:竹,平水韵:入声六月,五笔:TQRR,仓颉:HPHH,郑码:MROD,四角:88227,结构:上下,电码:4561,区位:8343,统 *** :7B0F。
释义: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组词:玉笏、袍笏、滑笏、敛笏、笢笏、笏带、竹笏、木笏、爽笏、鱼笏、朝笏、典笏。
释义: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
四、闽字怎么读同音字是哪个
1、(形声。从虫,门声。本义:古种族名。生活在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
2、同本义 [another name for Fujian Province]
七闽九貉。——《周礼·职方式》
闽在海中。——《山海经·海内经》
3、又如:闽中(泛指福建省地);闽江(水名。为福建省之一大河流);闽关(指福建通内地的关隘);闽岭(福建北部的山岭)
4、五代十国之一 [Min state]。933年王延钧在长乐(今福州市)称帝,国号闽。历三十七年,后被南唐所灭
同音字:闵、悯、皿、笢、愍、悯、惽、抿、敃、敯、簢、敏、暋、泯、鳘、黾、忟、刡、忞、呡、冺、勄、笽、黾、 *** 、湏、潣、 *** 、闽、闵、蠠、僶
五、蔑字去掉草字头加竹字头怎么读。。
五笔86:TLDT五笔98:TLAW仓颉:HWLI
笔顺编号:31431425221134534四角号码:88253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7BFE
劈成条的竹片,亦泛指劈成条的芦苇、高粱秆皮等:竹~。苇~儿。~席。~条。~青(指竹子的外皮,质地柔韧)。~黄(指竹子篾青以里的部分,质地较脆。亦称“篾白”)。
(形声。从竹,蔑省声。本义:薄竹片,可以编制席子、篮子等)
笢,竹肤也。从竹,民声。——《说文》。按,竹外青也,亦谓之筠析者,声转谓之篾。》
篾篓挑将水边货。(货:卖)——唐彦谦《蟹》
又如:篾巴(竹篱笆);篾索(竹篾编的绳索);篾席(竹篾编的席子);篾丝(竹篾劈的细丝);篾篓(竹编的盛器。多为圆桶形);篾篮(竹篮子);篾笼(竹笼);篾缆(竹篾编制成的绳索)
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 [the rind of reed or sorghum]。如:苇篾儿
[a knife used to cut thin bamboo strips]一种用来劈竹片的厚背刀
[work of *** articles out of thin bamboo strips]∶用竹篾编制器物的工作
[craft *** an who *** kes articles from bamboo strips]∶篾匠
[the inner skin of a bamboo stem]竹子的内层皮
[craft *** an who *** kes articles from bamboo strips]用竹子的薄片编制用品的手艺人
[thin bamboo strips]∶用竹子茎剖分的薄层
[a hanger-on of an aristocrat]∶旧指豪门富家帮闲的清客(内中有一个稍为读过两天书的,却是这一班人的篾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六、 *** 怎么读
1、形声。从心,敃声。本义:忧患、痛心的事。
(2)以致愍兮。——屈原《九章·惜诵》
(3)吾代二子愍矣。——《左传·昭公元年》。注:“忧也。”;又如:愍愍(伤心的样子)、愍伤(哀伤)、愍悴(哀伤)、愍凶(父母之丧)。
3、怜悯、哀怜。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李密《陈情表》;又如:愍惜(怜恤)、愍念(犹怜悯)、愍隶(服苦役的奴隶)。
4、 *** 、抚养。如:愍爱(怜爱)、愍恤(抚恤)。
1、2声【mín】:旻、捪、崏、垊、慜、岷、怋、忟、忞、玟、姄、渂、琝、旼、鴖、砇、鈱、暋、瑉、缗、賯、盿、缗、珉、民、苠、罠、緍、琘、鍲、錉。
2、3声【mǐn】:悯、湏、愍、僶、惽、潣、敏、悯、呡、冺、刡、忟、敃、忞、黾、抿、勄、敯、闵、暋、闵、簢、泯、 *** 、蠠、闽、皿、黾、鳘、 *** 、笽、笢。
1、吊愍【diào mǐn】:抚慰怜惜。
3、愍愍【mǐn mǐn】:伤心貌。
4、追愍【zhuīmǐn】:追念哀怜。
5、滑愍【huá mǐn】:见“滑涽”:纷乱不定。
6、愍护【mǐn hù】:怜惜保佑。
7、愍册【mǐn cè】:怜恤抚慰的诏书。
8、愍书【mǐn shū】:犹愍册。
9、留愍【liú mǐn】:关心;怜悯。
10、玄愍【xuán mǐn】:谓色彩混合。
11、愍然【mǐnrán】:怜悯貌。
12、愍忌【mǐn jì】:死者的生日。
13、悲愍【bēi mǐn】:亦作悲悯。
14、嗟愍【jiē mǐn】:悲叹哀怜。
15、遘愍【gòu mǐn】:亦作遘闵。遭遇忧患,特指遭遇父母之丧。
七、笨怎么读
1.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差;不聪明愚~。脑子~。他很~。
2.不灵巧;不灵活嘴~。~手~脚。
3.费力气的;笨重~活儿。搬大箱子、大柜子这些~家具得找年轻人。
1.(形声。从竹,本声。本义:竹里。指竹的内表面)竹子的内层。通称“竹黄”
笨,竹里也。从竹,本声。——《说文》。徐锴系传:“笨,竹白也。”
竹其表曰笢,其里曰笨,谓中之白质者也。其白如纸,可手揭者,谓之竹孚俞。——《广雅·释草》
1.笨重,拙劣,粗大沉重。如:笨车(粗陋而不加装饰之车);笨窳(笨重粗劣);笨胶(质量较差的粗胶)
2.智力差,愚笨。如:笨头笨脑;笨人(愚蠢的人);笨汉(干粗活的人);笨牛(愚笨如牛)
3.不灵巧;不灵活。如:笨作(作事刻板,不变通);笨贼( *** )
笨伯bèn bó身体肥大、行动不灵巧的人;泛指愚笨者
笨家伙 bèn jiā huo呆笨的人或宠物
笨脚兽科 bèn jiǎo shòu kē晚古新世和早始新世水生哺乳动物的一个科,归类于全齿目
笨口拙舌bèn kǒu zhuō shé见"笨嘴笨舌"。
笨鸟先飞bèn niǎo xiān fēi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如果怕落后,做事就要比别人先动手。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