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期期艾艾怎么读和期期艾艾以前念yi *** 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期期艾艾怎么读以及期期艾艾以前念yi *** 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期期艾艾什么意思期期艾艾怎么读
- 期期艾艾的期期是什么意思
- 期期艾艾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 期期艾艾 的艾 是读 ai还是yi
- 期期艾艾的读音 期期艾艾的读音是什么
- “期期艾艾”的“艾”的准确读音是什么
- 期期艾艾的读音
一、期期艾艾什么意思期期艾艾怎么读
1、期期艾艾什么意思?期期艾艾怎么读?
2、拼音:qī qīàiài,简拼:qqaa
3、成语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4、成语出处:《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5、成语例句: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了。
6、期期艾艾的近义词:支支吾吾含糊其词或躲躲闪闪地说话谈到他在经济和外交事务方面的政策时,总是支支吾吾,十分含糊
7、期期艾艾的反义词:油嘴滑舌∶用花言巧语讨好要慢慢的油嘴滑舌骗得 *** 允了,才好进去。《醒世姻缘传》∶现在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轻浮
8、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口吃
二、期期艾艾的期期是什么意思
1、期期艾艾的期期是拟声词,并没有特定的意思,期期艾艾是指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2、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3、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我口不能言,然而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然想废掉太子,臣期期不接受诏命。
4、支支吾吾,汉语成语,读音为zhī zhī wú wú,指说话时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5、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6、清.亮《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已经这样苦苦相问,你自然就包括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天,你一味的吞吞吐吐,言语遮遮掩掩?”
三、期期艾艾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724成语期期艾艾注音ㄑㄧˊㄑㄧˊㄞˋㄞˋ汉语拼音 qí qíàiài释义「期期」,口吃重言的样子。
语出《史记.卷九六.张丞相列传》。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结巴的样子。
典源 1、「期期」:《史记.卷九六.张丞相列传》昌为人彊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
而周昌1>廷争之彊,上2>问其说,昌为人吃3>,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4>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既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注解〕(1)周昌:?W *** ;西元前1 *** ,西汉沛县人。
秦时为泗水卒史,后从刘邦定天下,封汾阴侯。
高祖欲废太子立赵王,力争不屈。
后为赵王相,赵王遭吕后毒杀,遂称病不朝。
(2)上:指汉高祖刘邦(西元前247W *** ;前195),字季,沛县丰邑人,汉 *** 国之君。
刘氏先项羽入关中,降秦王子婴,项羽封为汉王。
后刘邦定三秦,俟时机成熟,灭羽而有天下,国号汉,定都于长安。
(3)吃:音ㄐ|ˊ,说话结巴、言语困难的样子。
周昌因口吃,重复说成「期期」。
2、「艾艾」:#晋.裴启《语林》(据《太平御览.卷四***.人事部.讷》引)邓艾1>口吃2>,常云艾艾。
宣王3>曰:「为云艾艾,终是几艾?」答曰:「譬如凤兮凤兮4>,故作一凤耳。」
〔注解〕(1)邓艾:西元197W *** ;2 *** 年,字士载,三国魏义阳棘阳人。
司马懿辟之为掾,迁尚书郎,后出参征军事,迁南安太守。
高贵乡公即位,封方城亭侯,后迁征西将军,进封邓侯。
景元四年,率军征蜀,攻入成都,蜀主刘禅降。
后遭钟会诬陷,与其子均见诛,其妻与孙放逐西域。
(2)口吃:说话结巴、言语困难的样子。
(3)宣王:司马懿(西元179W *** ;251),字仲达,三国魏温县人。
有雄才,多权变,文帝甚亲重之,屡出师与蜀相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于中原,后以丞相执国政。
其孙司马炎终篡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宣帝。
(4)凤兮凤兮:出自《论语.微子》,原文为「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凤兮凤兮」为叠句用法,意为「凤啊!凤啊!」〔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典故说明「期期艾艾」系由「期期」及「艾艾」二语组合而成。
「期期」是出自《史记.卷九六.张丞相列传》。
周昌和汉高祖刘邦为同乡,一起在沛县起兵,入关中,降秦王子婴,后又击败项羽,刘邦因此建立汉朝成为天子,周昌则被封为汾阴侯。
周昌的 *** 急燥耿直,对任何事都直言不讳,刘邦很敬畏他。
刘邦打算废太子,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大臣都认为不妥,因为太子是皇后吕氏所生,而赵王则是戚夫人所生,按照常规应由皇后的儿子为继承人。
刘邦问周昌的意见,周昌也非常不赞同地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周昌因为有口吃,加上又急又怒,原来想说「臣期(极)知其不可」、「臣期(极)不奉诏」,却说成「期期」,引得刘邦大笑,这件事就此作罢。
「艾艾」则是出自晋.裴启《语林》。
根据记载,三国时魏国大将军邓艾也有口吃的毛病,他在讲到自己的名字「艾」时,老是重复说成「艾艾」。
当时的丞相司马懿听了故意问他:「你一直说『艾艾』,到底是多少个『艾』?」邓艾则回答:「就如『凤兮凤兮』 *** 一个『凤』是一样的。」
「凤兮凤兮」出自于《论语.微子》,是楚人接舆唱给孔子听的一首歌中的首句。
原歌为:「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凤兮凤兮」是诗歌中常用的叠句,意思和一个「凤兮」相同,邓艾便以此为比喻。
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结巴的样子。
书证 01.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祝希哲如 *** 气迫,期期艾艾;又如拙工制锦,丝理多恨。」
02.《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期期艾艾,口讷之称。」
03.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六:「善言德行者之行为倍难,而期期艾艾之夫,苟欲自过其言,亦甚易矣。」
04.《品花宝鉴》第二回:「又犯了口吃的毛病,有时议论起来,期期艾艾,愈着急愈说不清楚。」
05.《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劳航芥也期期艾艾的回答了一遍。」
用法说明【语义说明】形容口吃结巴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不顺」的表述上。
【例句】<01>他只要一着急,说话就期期艾艾的,半天也吐不出一整句话来。
<02>他对自己没什么信心,回答问题总是期期艾艾的,说不清道理。
<03>他心里一慌,期期艾艾地说了一堆,大家还是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04>刚刚在台下,他还口若悬河,辩才无碍,怎么一上台,就期期艾艾走了样?<05>当老师责问他为何犯错时,他只是涨红了脸,期期艾艾地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四、期期艾艾 的艾 是读 ai还是yi
1、期期艾艾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2、【出自】:《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3、【示例】: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了。◎茅盾《腐蚀·十月十日》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口吃
五、期期艾艾的读音 期期艾艾的读音是什么
1、期期艾艾(拼音:qī qīàià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2、期期艾艾指西 *** 周昌口吃,讲起话来常重说“期期”;三国魏的邓艾也口吃,多重复说“艾艾”。多用于形容人口吃,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
六、“期期艾艾”的“艾”的准确读音是什么
文章探讨了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字的正确读音。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一个人口吃,说话结巴,吐辞重复的场景。"期期"源自《史记·张丞相列传》,其中的"臣期期知其不可"中的"期期",而"艾艾"则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描述的是邓艾因口吃而说话时的断断续续。综合这两个部分,"期期艾艾"的"艾"字发音为 qī qīàiài。因此,准确的读音就是这个四声的组合,用来形象地描绘口吃的特征。
七、期期艾艾的读音
1、[解释]《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汉代周昌口吃,他曾与汉高祖争论一件事,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三国时魏国邓艾也口吃,一说自己时就连说“艾艾”。后用“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艾(ài)。
2、[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3、[例句]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