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名字怎么读(隆庆皇帝名字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怎么读 32

其实万历皇帝名字怎么读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隆庆皇帝名字怎么读,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万历皇帝名字怎么读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清朝历代皇帝的名字都该怎么读
  2. 明朝皇帝的名字都怎么读
  3. 明朝皇帝的名字读音,要有声调

一、清朝历代皇帝的名字都该怎么读

1、努尔哈赤的拼音nǔěr hā chì,(后金天命汗)。

2、皇太极的拼音huáng tài jí,(后金天聪汗,改元为清后年号崇德)。

3、福临的拼音fú lín,(顺治)。

4、玄烨的拼音xuán yè,(康熙)。

5、胤禛的拼音yìn zhēn,(雍正)。

6、弘历的拼音hóng lì,(乾隆)。

7、永琰的拼音yǒng yǎn,后改顒琰(yóng yǎn)(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拼音:mín níng(道光)。

9、奕詝的拼音yì zhǔ,(咸丰)。

10、载淳的拼音zǎi chún,(同治)。

11、载湉的拼音zǎi tián(光绪)。

12、溥仪的拼音pǔ yí(宣统)。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 *** 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战役后, *** 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万历皇帝名字怎么读(隆庆皇帝名字怎么读)-第1张图片-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二、明朝皇帝的名字都怎么读

1、姓名:朱元璋(朱:zhū元:yuán璋:zhāng)

谥号: *** 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2、姓名:朱允炆(朱:zhū允:yǔn炆:wén)

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3、姓名:朱棣(朱:zhū棣:dì)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 *** 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4、姓名:朱高炽(朱:zhū高:gāo炽:chì)

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5、姓名:朱瞻基(朱:zhū瞻:zhān基:jī)

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6、姓名:朱见深(朱:zhū见:jiàn深:shēn)

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7、姓名:朱厚照(朱:zhū厚:hòu照:zhào)

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8、姓名:朱厚熜(朱:zhū厚:hòu熜:cōng)

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9、姓名:朱翊钧(朱:zhū翊:yì钧:jūn)

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10、姓名:朱由检(朱:zhū由:yóu检:jiǎn)

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三、明朝皇帝的名字读音,要有声调

1、太祖:朱元璋zhū yuán zhāng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 *** 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高炽(1378年-1425年),即明仁宗(1424年-1425年在位),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年号洪熙。

朱高炽生 *** 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为人宽厚,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 *** 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朱高炽天禀纯明,从善改过,恭检爱民,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 *** 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

朱祁镇(1427—14 *** ),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 *** 年两次在位)。之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 *** 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朱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即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1449年―145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8、宪宗:朱见深zhu jiàn shēn

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宪宗(14 *** 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 *** 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10、武宗:朱厚照zhu hòu zhào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

11、世宗:朱厚璁zhu hòu cōng

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即明世宗,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载垕(1537年-1572年),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而不得父皇宠爱,因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所以很少得到父爱。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 ***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14、光宗:朱常洛zhu cháng luò

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

15、熹宗:朱由校zhu yóu xiào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16、思宗:朱由检zhu yóu jiǎn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 *** 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1 *** 4年在位),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 *** 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 *** ,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 *** 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 *** ,关外后金 *** 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崇祯十七年(1 *** 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崇祯十七年(1 *** 4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明朝君主主要列出了开国皇帝、明朝(含南明) *** 君主、追尊未实际 *** 的皇帝,以及南明各监国宗室。历史跨度为1368年-1 *** 4年。

1、太子朱标原谥号“懿文”,其子朱允炆即位后为其尊上皇帝之庙号、谥号、陵号(均已不可考)。靖难之役后各项尊号被成祖一应废除,复称“懿文太子”,并对懿文太子父子多有诋毁。后,明安宗、清高宗先后为懿文太子 *** ,追复其皇帝尊号。

2、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建文帝在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即位后否定建文帝的正统 *** ,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预定改次年为永乐元年,对其大加诋毁。建文帝的姑父,宁国公主之夫,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为其发丧,谥号“孝愍皇帝”,庙号“神宗”,但未被永乐帝采纳。之后明朝历代皇帝都拒绝追复建文帝的帝号。后,明神宗恢复“建文”年号。安宗为其 *** ,上庙号、谥号。清高宗再为其 *** 改谥。

3、朱棣原庙号是“太宗”,以后世宗改为“成祖”,原庙号不再使用。

4、景泰七年,太上皇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 *** 为帝,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死后谥号“戾”。后,宪宗追复其皇帝谥号并改其王陵为皇陵,安宗追复庙号并改谥,清朝后多用宪宗所定谥号。

5、明睿宗为世宗生父,本为兴王,谥号“献”。世宗即位后,通过长达三年的“大礼议”之争,成功为生父争得皇帝尊号,为其尊上庙号、谥号,改其王陵为皇陵。

6、清朝对明思宗多不称庙号,只称谥号。

7、甲申之变后,皇太子朱慈烺被李自成所获,封为宋王,李自成兵败后吴三桂奉其还京,请求清摄政王多尔衮立其为明朝皇帝,年号“义兴”,不允,携慈烺逃走,后无记载,或曰死于陕西。安宗为其上谥号,监国鲁王朱以海更追谥其为皇帝。另有说法,南都太子案中被处死的“假太子”其实正是朱慈烺本人,但多数史书不认同这种说法。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皇帝 隆庆 名字 怎么 万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