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训诂怎么读的问题,以及和什么叫训诂学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训诂学怎么读
1、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汉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汉语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2、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 *** 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 *** 科,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
3、偏重于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着重于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但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
4、训诂连用,最早见于西汉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诂”、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 *** 。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5、训诂学(“诂”音“gǔ”,同“古”)是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它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6、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
7、训诂学从先秦就已经开始了,战国末期的《尔雅》被认为是最早的训诂学著作,而训诂学的传统观念形成于唐代的孔颖达,国学 *** 黄侃则创立了训诂学的现代观念。
二、训诂的读音
1、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
2、“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
3、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4、用现代汉语说,训,就是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的字义。
5、“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
1、注释,训诂说明 *** 的论述或一系列注解。
2、在继承传统训诂学的同时,又将它与现代阐释学相融合,从而推进了传统训诂学的现代转换。
3、而且在古代文献中,与古代图书形制有关的字体的书写和训诂资料也成为探讨古代图书形制的重要依据。
4、训诂学和汉语史都是以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语言材料作为依据的。
5、同时,在推求汉字属 *** ,瞭解字、词义等方面有较高的训诂价值。
6、它在继承《毛传》以来训诂传经,吸收“传注”体训诂的长处之基础上,又多有创获,形成其独具的品貌。
7、据此,我们基本上可以说,正文训诂是传统训诂学的源头。
三、训诂的读音是什么
问题一:学的读音是什么学的读音是xué。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 *** 。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分门别类的有 *** 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笔画数:8;部首:子;笔顺编号:44345521。
问题二:详训诂,诂怎么读?诂[gǔ]
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训~。解~。字~。
教导,教诲: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o)训。培训。
解释词的意义: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含有训的词组:1.教训2.训斥3.训练
问题四:读古书以训诂为本是什么意思如题。训诂是指用现在汉语或来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意,可以理解为我们《语文》课本里文言文下面的注释一类的文字。由于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且一脉相承,所以很多古代所使用的文字的读音、涵义、用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想要读懂,读透我国的古书,训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读古书少不了要看此书的训诂,以训诂为依据(就是所谓的”本“)。曾国藩能得文正的谥号,必少不了他嗜书的好习惯。
问题五:训诂的词语释义读作:xùngǔ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就叫“训诂”。“训诂”有一些“具体的方式”以及“常用的术语”,现分别介绍如下: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一、“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关系,还有“形声字”的“义符”也可以标示它的意义类别。因此,分析字形对了解字的本义有重要的作用。在《说文》中,形训是最基本的训释方式,除直言其义外,其分析字型构造部分,就是形训的范例。如:△“三合也。象三合之形。”△“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屮,H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H字。读若彻。凡屮之属皆从屮。尹彤说。丑列切〖注〗臣铉等曰:丨,上下通也,象H木萌芽,通彻地上也。”△“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莫卜切〖注〗徐锴曰:“屮者,木始甲拆,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二、“音训”: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叫做音训。例如《说文》“天,颠也”;“户,护也”,“旁,溥也”(注:①溥,古读pang,今读pu三声,广大之意,如:溥原。);又如《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房,旁也,室之两旁也”等等。三、“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叫义训。“义训”又细分为三种(即直训、转训、陈说),现具体叙述如下:⑴直训:用同义词训释谓之直训。例如:《尔雅・解诂》:“阻、艰,难也。”又《释言》云:“征、迈,行也”;“靡、罔,无也”。《说文》:言部云“谛,审也”;“诚,信也”。《诗・七月》“宵尔索”传:“宵,夜;,绞也”。《诗・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传:“卒,终也。”《诗・硕鼠》郑玄笺:“硕,大也。”⑵转训:二字义不同,展转相通,谓之转训。例如:《周礼》“体国经野”郑玄注:“体犹分也”。《诗・氓》“言既遂矣”笺:“遂犹久也”。《诗・东山》“勿士行枚”笺:“勿犹无也”。《孟子・梁惠王》“不嗜 *** 者能一之”赵岐注:“嗜犹甘也”。(注:①嗜:喜欢、爱好;②甘:自愿、乐意。)⑶陈说:描述其事而义始明者谓之陈说。例如:《尔雅》曰:“善父母者为孝,善兄弟者为友”。(注:①善:善待)《诗・七月》“四月秀@”传:“不荣而实曰秀”。(注:①秀:果实;②@〔yao一声〕:一种多年生蔓草,又名野甜瓜,帅姑草。③荣:开花;④实:结果实;⑤秀:古代称植物不开花而结果实)《诗・伐檀》:“河水清且涟漪”传:“风行水成文曰涟”。《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贾逵左传诂》曰:“贪财为饕,贪食为餮”。(“餮”读音tao一声;“餮”读音tie四声。)《说文》云:“兰,香H也”;“薰,香H也。”(H *** 三声,草的古字。)《说文》云:“能,熊属”;“麋,鹿属”。(“能”的本义是“熊”)《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雨貌”。《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敦厚之貌”;有“淇水汤汤”传:“汤汤,水盛貌。”(注:①汤汤shangshang一声,水盛大的样子。)●训诂常用的术语如下:〔一〕、说义的术语:⑴“犹”《诗・硕鼠》:“爱得我直”笺:“直犹正也”。《国语・周语上》“其惠足以同其民人”。韦昭注:“同犹一也”。⑵“之言”(凡说“之言”的,音义一定相通)《诗・唐风・采芩》“舍旃舍旃”笺:“旃之言焉也”。《诗・七月》“春日载阳”笺:“载之言则也。阳,温也”。⑶“貌”(凡说貌是形容它的样子,这些字或是形容词或是副词。《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雨貌”。又“者”......>>
四、训诂怎么读什么意思
训诂的解释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gloss;glossary;commentary work on classi *** ]解释古文字义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详细解释对字句(主要是对古书字句)作解释。亦指对古书字句所作的解释。《汉书·扬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唐杨於陵《祭权相公文》:“帝曰丝纶,代予言语,词之颇僻,政亦乖阻,尔其专掌,尔必师古。亟换官荣,屡移星序,春泉涌溢,彩翰飞舞,丕变浇讹,裁成训诂。”清陈澧《东塾读 *** ·小学》:“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洪诚《训诂学》之一章第二节:“训诂的对象本不限于古代汉语,但是古代汉语是主要对象。阅读古代汉语,在文字语言上出现的问题,比阅读现代汉语出现的问题,要多得多……训诂是要讲通文意。有时候只要解释个别的词,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有时候却要加以申说,人们才看得懂。”词语分解训的解释训(训)ù教导,教诲: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刼)训。培训。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训。典式,法则:不足为训。解释词的意义: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的解释诂(诂)ǔ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训诂。解诂。字诂。部首:讠。
五、训诂 读音是什么
1、“训诂”读音是“xùngǔ”通常是解释本义或者引申文义,在现代也把它作为了一门学科专门研究古文学。一般多做动词使用,对古汉语的解释为多,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古汉语的解释,也有能讲通一句话或者更多文字的意义。
2、是指“训诂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
3、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
4、有书籍洪诚先生文集里《训诂学》之一章第二节:“训诂的对象本不限于古代汉语,但是古代汉语是主要对象。阅读古代汉语,在文字语言上出现的问题,比阅读现代汉语出现的问题,要多得多……训诂是要讲通文意。有时候只要解释个别的词,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有时候却要加以申说,人们才看得懂。”
关于训诂怎么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