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蕫怎么读,以及茛怎么读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拼音dong第二声怎么读
1.冬季:隆~|~耕|~眠|在北京住了两~。2.(Dōng)姓。3.同“咚”。
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例:~晓|~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
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边儿|~方|~风|~城|城~|大江~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家。3.东道:我做~,请你们吃饭。4.姓。
知道;了解:~事|~行|~英语|他的话我听~了。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风吹草~|你坐着别~。2.“働”是“劳动”的“动(动)”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挪~|改~|~用|兴师~众。4.使用;使起作用...
1.(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固:不~港|缸里的水~了|白菜要抢收入窖,不能让它~坏。2.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肉~儿|鱼~儿。3.受冷或感到冷:今天衣服穿少了,真~得慌。4.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受损伤:~害...
1.监督管理。例:~督|~事。2.董事。例:商~|校~。
1.房屋的正梁。2.量词。用于房屋。例:一~房子。
1.重东西落下去的撞击声。2.同“冬”。
◎斑鸫。秋天从北方南来的候鸟。◎日本地名用字。
1.〔~炀(yáng)〕地名,在中国安徽省巢湖市。2.热气。
鸟,嘴细长而侧扁,翅膀长而平,善走,叫的声音好听。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乌鸫、斑鸫等。
1.摇动:“其七十二人给大官~马酒。”2.古同“恫”,恐惧。3.方言,自上掷下。
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与“西”相对。《书经•禹贡》:“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时主位在东,客位在西,所以称主人为“东”。如:“房东”﹑“店东”。唐•杜甫《逼仄行赠毕曜诗》:“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
蛋白胨的简称。医学上用作细菌的培养基。
1.乳汁:“乳~有余”。2.鼓声:“~然击鼓,士忿怒”。
〔~~〕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泰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其鸣自叫。”
1.房屋的正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於郑国,栋也。”《国语•鲁语上》:“不厚其栋,不能任重。”2.量词。计算房屋建筑物的单位。如:“一栋房屋”。
1.〔薡~〕见“薡”。2.古同“董”,姓。
化学元素“氡”的旧译书写形式。
1.〔~雨〕暴雨,如“令飘风兮先驱,使~雨兮洒尘。”2.〔~水〕河名,即浊漳水,发源于中国山西省,流经河北省入清漳水。
通达:“~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
田地(多用于地名):麻~(在广西)|儒~(在广东)。
1.古书上说的一种竹。2.竹器。3.姓。
山洞(多用于地名):吉~坪(在湖南)|~中(在广西)。
〔~风〕一种菜,即“东风菜”。
气体元素,符号Rn,原子序数86。无色无臭,化学 *** 质很不活泼,是一种稀有气体。有放射 *** 。是镭、钍等放射 *** 元素蜕变的产物。用以治疗癌症。
〔~鱼〕体中长而侧扁,被栉鳞,侧线中断,尾鳍圆形。
二、董的拼音怎么读
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
董,形声字。从艸,重声。“董”字在《说文解字》中写作“蕫”,从艸,童声。隶书有承篆文从童,亦有改从重。“蕫”变为从艸、重声之“董”字,楷书则字固定从重声。董字由草字头和重字组成,上面的 *** 是形旁,下面的重是声旁。艸表意,童表声。
董的本义是指一种像蒲而比蒲细小的草。不过,在古代文献中,“董”字当草讲的用法比较少见,用得最多的是人的姓氏和 *** ,后引申为监督管理。
1、不知丁董。释义: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出处: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曹 *** 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
2、董狐直笔。释义: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3、董狐之笔。释义: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4、老古董。释义: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出处:清·无垢道人《 *** 全传》第84回:“要是老古董儿问起来呢,你就说我已回寺。”
三、蕫字怎么读
1、董(拼音:dǒ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
2、姓,秦朝后与氏合并为姓氏,在汉文里同义。汉文化圈的人名要素之一,用以区分宗族,与此相关的有字、号。
3、中华向以姓为源流,以氏为宗号,氏古唯王公贵族有之。夫姓从女,其本一母也。五帝以降,有立功业,建诸侯者,别创氏号,以为姓之支也。同姓者,犹以其一家,不相婚也。周朝天下混乱,列国坠,诸子布衣,姓氏之称乃成於黎民。
4、秦汉以降,姓合於氏,遂以同氏不婚焉。魏晋间门阀兴,有以姓氏定人高下者,又同姓以郡望为分者。时人乃考其姓氏,追本溯源,以求一显,虽五胡、天子亦然。汉赵、刘宋以其汉後也;南齐以其汉相国萧何後也;隋以其弘农杨氏後也;唐以其陇西李氏後也,不一而足。及唐世,科举兴,高门坠。而溯本之风,传而不废。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 *** 传递。现在我们所说的姓氏与常见的“以姓氏笔划为序”,是把姓氏当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在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6、“姓” *** 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 *** 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
四、董怎么读
1、董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
2、董,形声字。从艸,重声。“董”字在《说文解字》中写作“蕫”,从艸,童声。隶书有承篆文从童,亦有改从重。“蕫”变为从艸、重声之“董”字,楷书则字固定从重声。董字由草字头和“重”字组成,上面的“ *** ”是形旁,下面的“重”是声旁。
3、鼎蕫也。从艸童声。杜林曰:藕根。多动切。
4、释艸曰:蘱,薡蕫。郭云:似蒲而细。按说文无蘱字者,葢许所据只作类。
5、多动切。九部。亦作董,古童重通用。或用为童蓈字,误。
6、汉志有杜林仓颉训纂一篇,杜林仓颉故一篇,此葢二篇中语。藕当从後文作蕅。蕅根犹荷根也。郭朴曰:北方人以藕为荷,用根为母号也。然则杜林谓蕅为蕫。
7、古文(蕫)《唐韵》多动切。《集韵》覩动切,𠀤音懂。《尔雅·释诂》:董,督正也。《书·大禹谟》:董之用威。
8、又,深藏也。《史记·仓公传》:气当大董。
9、又,《周礼·春官》:辨九𢷎,四日振动。郑注:动读为董。书亦或为董。振董,以两手相击也。
OK,关于蕫怎么读和茛怎么读什么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