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颔怎么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颔怎么读的知识,包括颔这个字读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颔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鷰颔的解释《后汉书·班超传》载:东汉名将班超从小立大志,以取封侯,相士说他“燕颔虎颈”,有封“ *** 侯”之相。后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一年,建功立业,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后遂以“鷰颔”指立军功于异域之志。《梁书·元帝纪》:“岂直燕垂寒谷,积黍自温,宁可堕此玄苗,坐飡红粒,不植鷰颔,空候蝉鸣。”宋王禹偁《允边上节度使入觐批答》:“况闻刁斗无声,烽烟罢警,足可别云中之巨镇,归日下之长安,慰予鷰颔之思,遂尔雁门之恳。”词语分解鷰的解释鷰à同“燕”。部首:鸟;颔的解释颔(颔)à下巴颏:“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点头:颔首。颔之而已。部首:页。
二、颔首怎么读
颔首读hàn shǒu。多指点头以表恭敬,或点头表示答应。
颔,汉字,意思是下巴。《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公颔之,使者往覆东江。”
首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是一个头的形状,有头颅、眼睛、嘴巴以及头颅上的毛发,本义即头。“首”因为位于身体的最上部,它的位置居更高、功效最重要,掌管着生物体的神经中枢,因此引申出“首领”、“首相”。
颔总笔画:13笔。1.ノ(撇)、2.丶(点)、3.丶(点)、4. _(横撇/横钩)、5.丨(竖)、6. *** ;(横折)、7.一(横)、8.一(横)、9.ノ(撇)、10.丨(竖)、11. *** ;(横折)、12.ノ(撇)、13.丶(点)
首总笔画:9笔。1.丶(点)、2.ノ(撇)、3.一(横)、4.ノ(撇)、5.丨(竖)、6. *** ;(横折)、7.一(横)、8.一(横)、9.一(横)。
三、颔首怎么读 颔首的造句
2、(动)点头:颔首赞许|颔首同意。
4、释义:点头表示答应;自鸣得意
5、造句:(1)我并非独在而不受关注,植物向我颔首,我向它们点头。
(2)方德海微微颔首,和章清亭继续商讨。
(3)我时而把目光放逐在星河间,时而颔首叩问心灵,任凭记忆的潮水自远方汩汩奔涌而至。
(4)我今晨坐在窗前,世界如一个 *** 似的,停留了一会,向我点颔首又走畴昔了。
(5)我点颔首与困窘、告诉他,我却是愿意做,第三次。
四、颔的拼音怎么读
1、颔作为名词的意思是:下巴;组词如下:
下颔、面颔、鬓颔、燕颔、丰颔。
2、颔作为动词表示点头,表示同意;组词如下:
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时下巴会逐渐萎缩,这是老化现象的一个过程。
颔hàn1、下巴:~联。2、点头:颔首。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公颔之,使者往覆东江。
颔: *** 部位名。指颈上方、下颌下方的柔软处。《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下结于颔。”
颔:点头;逆于门者,颔之而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但微颔之。——宋·欧阳修《归田录》。
摇动【shake】。如;颔颐(动动腮巴)《唐韵》胡感切《集韵》《韵会》《正韵》戸感切,$音菡。《说文》面黄也。《屈原·离 *** 》长顑颔亦何伤。《注》顑颔,不饱貌。
又顋颔。《释名》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或曰颊车,亦所以载物也。《前汉·班超传》 *** 燕颔。《庄子·说剑篇》骊龙颔下。
又《扬子·方言》颔,颐颔也。南楚谓之颔。又《正韵》五感切,音顉。低头。《左传·襄二十六年》卫侯入逆于门者,颔之而已。《注》颔,摇其头。又《五音集韵》胡男切,音含。亦面黄也。
五、颔有几种读法
颔(hàn),部首为页,总笔画数为13笔, *** 部位名,指颈上方、下颌下方的柔软处。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时下巴会逐渐萎缩,这是老化现象的一个过程。
指颈上方、下颌下方的柔软处。引申为与头有关的人或事。明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袁可立)既撄颔下,便抽簪林居,绝意小草。”
颔的组词:颔联、颔首、颔首低眉、面颔、靛颔、颔车、颔下之珠、咽颔、鬓颔、燕颔虎颈、顑颔、微微颔首、颔词、丰颔、目使颔令、鷰颔、龙威燕颔、龙颔、黄颔蛇、黄颔、鼓颔、颔雪、颔头、顿颔、颐颔、颏颔等。
1、颔联(hàn lián):律诗的第二联(三、四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3、顑颔(kǎn hàn):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
4、龙颔(lóng hàn):骊龙的下巴。传说其下有珠。
六、“颔”字怎么读
笔顺:撇、点、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撇、点
释义:1.下巴颏:“相逢应不识,满~白髭须”。
3.颔联:律诗的第二联(三、四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组词:龙颔、颔雪、颏颔、鼓颔、面颔、顑颔、丰颔、颔词、笑颔、颔命
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释名》
颐,或曰颔车。——《释名·释形体》
绝其颔。——《公羊传·宣公六年》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庄子·列御寇》
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 *** 侯相也。——《后汉书·班超传》
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白居易《东南行》
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公颔之,使者往覆东江。”
七、颔字怎么读
1、颔读作:hàn,声母h,韵母an,声调四声。
2、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3、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 *** 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 *** 时被原中国文字 *** *** 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 *** 会)汉语拼音方案 *** 会研究制定。
4、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中华人民 *** 国之一届 *** 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 *** 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5、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 *** 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6、《中华人民 *** 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7、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 *** 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 *** 国 *** 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颔怎么读和颔这个字读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