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旐怎么读?旗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怎么读 10

今天给各位分享旗旐怎么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旗怎么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旐怎么读
  2. 旂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3. 旄节怎么读什么意思
  4. 旆 这个字怎么读
  5. 旆怎么读音
  6. 旆旌怎么念

一、旐怎么读

1、旐,汉语 *** 字,读作旐(zhào)。是形声字,“㫃”为形旁,“兆”为声旁。“旐”的本意是指上古郊野官吏用的旗,有四条长飘带,上有龟蛇图案。

旗旐怎么读?旗怎么读-第1张图片-

2、(1)古代一种画有龟蛇图案的旗帜。

3、龟蛇为旐,县鄙建旐。——《周礼》

4、(2)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子,也称魂幡。

5、《礼记·檀弓上》:“孔子之丧……绸练设旐,夏也。”

6、《世说新语·排调》:“白布缠棺竖旒旐。”

7、(旐)龟蛇四游。象营室。考工记文也。司常掌九旗之物名。龟蛇为旐。郑云。画龟蛇者象其扞难避害也。尔雅曰。缁广充幅长曰旐。是则九旗之帛皆用绛。惟旐用缁。考工记注曰。营室、玄武宿。与东辟连体而四星。故旐四游。营室一名水。左传云。水昏正而栽是。一名定。诗。定之方中是也。攸攸而长也。小徐作悠悠。今正。古悠长字皆作攸。攸攸而长。故谓之旐。

8、攸旐音近。以曡韵释之也。旐何以著其长。以有继旐之旆故也。孙炎云。帛续旐末亦长。二则长丈六尺。故独长也。从。兆声。治小切。二部。周礼曰。县鄙建旐。司常职文。大司马职。仲秋敎治兵。郊野载旐。

9、【卯集下】【方字部】旐。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8。

10、《唐韵》治小切《集韵》《韵会》直绍切,𠀤音肇。《说文》龟蛇四游,以象营室,游游而长。《释名》龟蛇为旐。旐,兆也。龟知气兆之吉凶,建之於後,察度事宜之形兆也。《诗·小雅》设此旐矣。《周礼·春官·司常》龟蛇为旐。《又》县鄙建旐。《注》龟蛇,象其扞难避害也。

11、又《尔雅·释天》缁广充幅长寻曰旐。《注》帛全幅,长八尺者也。《礼·檀弓》绸练设旐夏也。《注》旌之旒缁布广充幅长寻曰旐。

二、旂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1、旂,读作qí,是形声字,“㫃(yǎn)”为形旁,“斤”为声旁。“斤”也表意,表示征伐。现代汉语已将“旂”归为“旗”的异体字。“旂”本意是古代的一种带铃铛的旗帜,上面有龙的图案,这个义项的“旂”不能写作“旗”

2、(1)〖名〗古代的一种旗帜,上绘交龙图案并系有铃铛

3、有铃曰旂。——《尔雅》。孙注:“铃在旂上,旂者画龙。”

4、旂旐央央。——《诗经·小雅·采芑》

5、龙旂阳阳。——《诗经·周颂·载见》

6、【卷七】【㫃部】qí渠希切

7、【原文】旂旗有众铃,以令众也。从斤声。

8、【参考译文】有许多铃铛的旗子,用以命令士众。“㫃”为形旁,“斤”为声旁。[4]

9、《尔雅》曰:“有铃曰旂”。司常职曰:“交龙为旂”。许称尔雅不称周礼者,错见其说。欲学者互考也。画交龙于正幅,一升一降。象诸侯升朝下复也。周颂曰。龙旂阳阳。和铃央央。传云:铃在旂上。李巡云:以铃着旐端。郭朴云:县铃于竿头。按李说近是。惟羽旄注竿首,铃非注竿首之物也。《左传》:锡鸾和铃,昭其声也。杜云:钤在旂。李云:以铃着旐端。公羊疏、左传疏同。周颂疏旐作旒,误。云旐者、旐亦旗正幅之通称。

10、渠希切,按古音如芹。十三部。此不偁诸侯建旂者,亦错见。[5]

11、【卯集下】【方字部】旂·康熙笔画:10·部外笔画:6

12、《唐韵》《集韵》《韵会》并渠希切,音祈。《说文》旗有众铃以令众也。《尔雅·释天》有铃曰旂。《注》县铃于竿头,画交龙于旒。《释名》旂,倚也。画作两龙相依倚也。通以赤色为之,无文彩。诸侯所建也。《诗·小雅》旂旐央央。《周礼·春官·司常》交龙为旂。《礼·明堂位》有虞氏之旂。
又《唐韵正》古音芹,《说文》旂从㫃,斤声。徐锴系传曰:斤祈近似声,韵家所以言傍纽也。

13、○按《诗》鲁颂,薄采其芹,言观其旂。《小雅》夜乡晨,庭燎有辉,言观其旂。以《说文》斤声考之,则旂本有斤音。非旁纽也。

三、旄节怎么读什么意思

1、旄节读音为máo jié,旄节解释为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

2、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用作信物。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旄节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礼仪品,通常由长竹竿制成,顶部装饰有羽毛或毛皮。它 *** 着尊贵、荣誉和权威,是中国古代文明文化瑰宝之一。

3、在古代,旄节是一种高贵的礼仪品,只有特定的官员或 *** 才有资格使用。它在各种仪式和庆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战争中,旄节是指挥 *** 的标志物,用来区分敌我和调节战局。

4、在祭祀活动中,旄节则是向神明致敬的重要仪式用具,表达对神明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在官仪和婚礼等庆典活动中,旄节 *** 着尊贵和荣誉,象征着王室的权威和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旄节的用途和意义也有所变化。在现代,旄节大多只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用于表演或升旗仪式。

5、然而,旄节依然被视为一种文化符号, *** 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历史和鲜明特色。它的 *** 和使用也成为了非遗传承的项目之一,得到了多方的重视和保护。总的来说,旄节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物品之一,它 *** 着尊贵、荣誉和权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6、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商代。据史 *** 载,商代时期,人们使用竹子或木头 *** 的旌旗作为指挥 *** 的标志物,称为“旐”或“旌”。这些旌旗通常会装饰有羽毛或毛皮,因此也被称为“羽毛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羽毛旌逐渐发展成为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礼仪品,即我们所说的“旄节”。

7、在周代,诸侯国之间开始互赠旄节作为外交礼仪的一部分。这些旄节不仅是一种贵重的礼品,也 *** 着双方的友谊和信任。后来,随着 *** 集权 *** 的建立,皇帝开始将旄节授予给忠诚的臣子和将军,作为对他们忠诚和功绩的表彰。

四、旆 这个字怎么读

1、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旆"这个汉字的读音。"旆"字的拼音为pèi,它源自中国古代的形声字,其本义是指在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在《说文》中,有明确的解释,"旆,继旐之帛也",表明它在旗帜中的重要地位。在古诗词中,如《诗·小雅·六月》中的"旆旆"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旗帜飘扬或生长茂盛的景象。

2、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旆"泛指各种旌旗,如"白旆央央"一词中的"旆",指的是鲜明的旗帜。在《左传》中,"拔旆投衡"和"亡大旆之左旃"的描述,强调了大旗在军事中的显赫作用,它们 *** 了力量和威严。

3、"旆"字本身,其部首为"方",笔画数为10,具体笔顺为41533掌11252。如果你想正确书写或发音这个字,记住这个笔顺和部首会有帮助。总之,"旆"是一个古汉语中重要的旗帜符号,其读音为pèi,具有深远的文化历史内涵。

五、旆怎么读音

1、旆是一个汉字词语,读作pèi。

2、是形声字,“㫃”为形旁,“㎵(bèi部分设备不可见)”为声旁。本意是古代旌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特指镶在旐旗边幅的旗饰,引申泛指旌旗。

3、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并蒲盖切,音沛。《说文》作旆。继旐之旗也,沛然而垂。从㫃,?声。《尔雅·释天》继旐曰旆。《注》帛续旐,末为燕尾者。《释名》杂帛为旆,以杂色缀其边为翅尾也。将帅所建,象物杂也。《诗·小雅》白旆央央。《传》白旆,继旐者也。《左传·昭十三年》建而不旆。《注》旆,游也。

六、旆旌怎么念

1、文章中的结论是,"旆"字的正确读音为pèi,而"旌"字的读音为jīng。"旆"字在古代特指一种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常见于《说文》和《诗·小雅·六月》中的描述,象征着茂盛和威仪。"旌"则是一个更通用的词汇,泛指各种旗帜,如《释名·释兵》和《左传》中提到的大旗。"拔旆投衡"和"亡大旆之左旃"等句子中,"旆"和"旌"都作为旗类的代名词出现。

2、总的来说,"旆"和"旌"都是古代军事和礼仪中的重要元素,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 *** 着不同的旗类或旗帜的象征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旆"主要用作书面语,而"旌"则更广泛地用于指代各类旗帜。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旗旐怎么读和旗怎么读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